作者:然然菇凉(富书签约作者)

很多单位招人有一条潜规则:应聘者不得超过35岁。

35岁仿佛成了职业生涯的一道门槛,你若没在之前小有所成,等待的就是扫地出门或者降维打击。

年年初,华为一纸清理34岁老员工的政策轰动全中国,不少兢兢业业在华为工作了十几年的员工被辞退。

横在他们面前的是拖家带口、房贷车贷的巨大压力,以及不知去向的迷茫。

可是,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职场35岁等于什么?没出路?面临转型?

我觉得,其实年龄只是表面问题,每个人都必然要到35岁。

限制你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你人到中年,却停止成长,停止提升,停止为自己赋能。这样的你,表面上完好无损,其实已经慢慢废掉。

如果你有下面3种迹象,请万分小心,因为你可能正在成为废柴。

自我封闭,拒绝新的角色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位资深妈宝。快活了多年的她,最近陷入深深的焦虑。

她三十出头,十年前从高校毕业,遇见了现在的先生。

那时她年轻,一度想在事业上闯出一番名堂。可是丈夫在金融行业,薪资高,说可以养她。

于是,婚后的她成了一名全职太太,甚为享受。每天除了带孩子,就是在家看电视,做家务。

后来孩子大了,上了幼儿园,她显得更为清闲,每天买买菜,逛逛书店。让我们很是羡慕。

直到前阵子,她的老公突然对她说:“孩子读小学了,你该去找份工作了,现在的物价、学房贷、都需要钱。”

听了这话,她本能地很生气。她很不情愿再次的进入到职场,早已习惯了呆在家里。

更何况,当初是你说的可以养我,怎么现在又要我工作贴补家用?

于是,两个人开始冷战。

其实,她私下也应聘过好几个职位,但都没有成功。别人不是嫌弃她年纪大,专业知识老化,就是学历已不占优势。

我听完她的遭遇颇感心酸。

作家蔡垒磊在《认知突围》里反复提到一个“门槛”的概念。我们做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都是有门槛的。

你平时忽略了积累,到头来就可能被别人越抛越远。

古人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就像我这个朋友,平时过惯了清闲太太的生活,也就拆去了防御未知风险的围栏。不经意的生活波涛,就可能酿成滔天巨浪。

其实,在现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普通家庭哪有什么永远的安稳?一场疾病,一次失业,一次投资失误,就可以碾碎你的岁月静好。

所以,无论日子多好,别放松对风险的防备,更别放下对自我的苛刻。努力要趁早,越早准备,越能占据主动权。

不要等买不到心仪的东西才想起要努力赚钱;不要看到一起毕业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才发狠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要等到35岁面临中年危机,才看清年纪大了,困惑和迷茫却一点都没有少;如果你肯做的多一些,远一些,你就会发现,根本不会被年龄追着落荒而逃。

作家孙晴悦说:

如果我们可以在二十几岁选择和时间较劲,那么二十几岁就会有十年。如果浑浑噩噩,那么二十几岁可能真的连五年都不到。

所以,一个人成为废柴的第一个迹象就是自我封闭,放弃成长,在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安逸,能力值长期低水平徘徊。

随便得罪同事,不注重积累人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纷争。

人在职场久了,难免急功近利,那样会让人陷入错觉,比如:我为公司卖命,我会在这里做一辈子。

这个错觉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人们总是会为保护自己的职位和业绩,而不惜得罪同事或者客户,人脉处理得一塌糊涂。

殊不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之前的公司,有一位做行政的同事小秋,把打小报告当作自己工作尽职的一部分。

有了小摩擦,她总是直接跟老板说,或者直接在公司群里说,毫不顾及时间地点人物。

有一次,同事小爱没有及时接听客户的电话,被她知道了,她在就公司群里噼里啪啦一顿说。最后,老板直接打电话骂同事小爱,差点让她直接走人。

后面的时光,两人自然是杠上了,随便一点小事,就能大吵特吵。

时间一久,大家都觉得小秋就像个间谍,不再敢信任她。

她在公司的人缘自然差到了极点,大伙平时只要提到她,总是难免一脸的憎恨,她的工作也就做不下去了。

在职场中打拼过这么多年,有一点我深有体会:不管是什么企业、什么职位头衔,看起来光鲜,其实都是易碎品。

只有你在职场用心经营的关系,才是你行走江湖的护身符。无论是同事关系还是客户关系,这些人脉也会伴随你很长的时间,包括你的下一份职业。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军司马懿,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重臣,在三国如此复杂的政局中笑到最后。

晚年他儿子司马昭问他让司马家长盛不衰的秘诀是什么?司马懿答道:“笼络天下人心”。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如潮水般,有起有落,得意时积累能力和人脉,失意时这些人脉才能把你拉起来。

善于从合作中建立关系,从长远来看,这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所以,以一个人成为废柴的第二个迹象就是随便得罪人,把人脉不当回事。

行走中的负能量,控制不好情绪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乏机会,或是资历浅薄,而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情绪是一种很奇妙的具有严重传染性的东西,“蝴蝶效应”和“踢猫效应”在情绪学里也极其常见。

巴西国内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诱发美国境内的一场巨大风暴;老板批评员工,员工骂孩子,孩子踢猫,猫可以引发一场车祸。

愤怒时,不能制怒,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掉。

情绪如果在爱情里见情商,那么在工作上就是见智商了。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领导,做事雷厉风行,不但对下属要求严格,对自己也是如此。

一旦下面的人做错了事好,他就拍桌子骂起人来整栋楼都能听见。甚至对他50多岁的亲姐也照骂不误。

经常弄得整个办公区的人都要为他的情绪买单。一年下来,员工的离职率居高不下。

难怪有人说:高手都是持续性自律,废柴是间歇性失控。

其实,现代医学越来越多地证明,人的各种疾病和负面情绪密切相关。

有一本书叫DeadlyEmotions(《致命的情绪》),作者是美国执照家庭医生DonColbert。

他在书中有很多有意义的研究。

比如经常愤怒和有敌意的人,容易患有高血压和冠状动脉血管疾病;怨恨、悲痛,不能宽恕和原谅他人,自我憎恨,容易导致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焦虑,容易引起应激性肠道综合征;惊恐发作,导致二尖瓣脱垂;压抑的愤怒,容易引起紧张,偏头痛,慢性腰背部疼痛,下颌关节脱臼,纤维肌痛综合征等。

可以说,情绪是疾病之源,疾病是负面情绪没有化解的身体呐喊。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风水。你若处理不好情绪,就是在给自己不断挖坑,最后把龙种变成跳骚。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能控制好情绪的人,才能有大的担当。

所以,一个人成为废柴的第三个迹象中让自己成为了行走中的负能量,任由自己间歇性失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你现在的生活,取决于你十年前的选择。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十年后的生活。

你现在的生活质量里,有你过去伏下的伏笔。

西塞罗在《论老年》中有一句话:

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已,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积累属于自己的人脉,最终定会收获由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职场上,你不能随着时间而增值,这本身就是失败。而要做到这一切,持续地自我进化才是硬道理。

作者简介:然然菇凉,富书签约作者,左手举干货,以结构思考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