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物,除了直接吃,还可以蒸着吃、炒着吃、煮着吃,但生吃熟吃效果大不同,一种食物可以吃出两种功效。
萝卜:生吃醒酒
熟吃养胃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冬季在进餐时选择萝卜,可以消谷食,去痰癖,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因为萝卜属土,按中医五行之说居中,利脾胃,益中气。所以冬季服食萝卜可以预防疾病,利于健康。
生吃:醒酒萝卜是很好的醒酒用品,白萝卜中淀粉酶的含量很高,能够帮助消化,防止烧心和加快乙醛的排泄。白萝卜中所含的维生素C,也可以提高肝脏的功能,促进乙醛的分解,能起到一定的提神醒脑的作用,继而缓解酒精带来的不适。
熟吃:养胃萝卜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是白萝卜或者水萝卜,其富含的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通常,酶能够吸收食物中的淀粉,更能化解胃中的积食,起到很好的消化效果,预防胃痛和胃溃疡。
洋葱:生吃防癌
熟吃降脂
洋葱是真正的全球普及的蔬菜。法国人喜欢喝洋葱汤,意大利面的配菜少不了洋葱,希腊人最擅长用洋葱调味,印度人尤其喜欢吃生洋葱。而在国内,洋葱也是很多家庭最常吃的蔬菜,炒、凉拌、炖煮都可以。
生吃:防癌洋葱的主要营养体现在它的辣味上,而有机硫化物是洋葱的主要辣味来源,有研究表明:有机硫化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还有降血压、防癌等保健功效。
熟吃:降血脂洋葱富含槲皮素,可以扩充冠状动脉,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很有帮助,还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平时想不起来吃洋葱,炒菜前切点洋葱丝爆锅,营养又健康。
蒜:生吃杀菌
熟吃提高免疫力
中医认为大蒜性辛、温,归肝、心经,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血管的清道夫之称。无论是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还是普通人群,每天食用两瓣蒜,都有可辅助降压、扩张血管、降糖,甚至抵抗肿瘤的作用。
生吃:杀菌大蒜最好捣成蒜泥食用,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当大蒜被切开或因挤压使细胞壁破坏时,大蒜中的蒜酶才会被激活,催化蒜氨酸分解产生大蒜素,然后生成具有辛辣味的各种硫化物,而且蒜的组织结构破坏得越严重、越完全,这些具有辛辣味的化合物产生得越多,杀菌抑菌效果也越好。
熟吃:提高免疫力大蒜能保持血管活力,预防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且作为肠内有益菌的食饵,激活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若喜欢喝粥,可煮点大蒜粥,非常养胃。取蒜头30克,去皮,先放到开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将克粳米放入水中煮成稀粥,快熟时将大蒜重新放入粥中煮熟,加盐调味即可。
梨:生吃清热
熟吃滋阴
中医认为梨性寒味甘微酸,有清热利尿、润喉降压、清心润肺、镇咳祛痰、止渴生津的功效。梨可生吃、熟吃,但吃法不同,功效不同。
生用:清六腑之热 如果你有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可以直接生吃梨。
熟食:滋五脏之阴 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具体做法为,将(鸭)梨洗净、去皮、去核、切块,置锅中加水煮沸,加入适量冰糖,煮15分钟即可。
藕:生吃生津
熟吃益血
冬天,莲藕也是一道不错的养生菜,莲藕生、熟皆可食,药食皆宜。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生吃: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如将鲜藕压榨取汁,其功效更佳。古人常以鲜藕汁、鲜梨汁、鲜荸荠汁、甘蔗汁等混合,用于治疗热病口渴伤阴,焦躁难解等病症。
熟食:补益脾胃,益血生肌 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延年益寿。而且在块茎类食物中,莲藕含铁量较高,故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颇为适宜。用藕辅以其他素材煲汤补血就是这个道理。需提醒大家的是,产妇不能食生藕,所以熟食为好。
板栗:生吃补肾
熟吃健脾
中医认为栗子味甜性温,入脾、胃、肾,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板栗的吃法大体分为生吃、熟吃两种。一般认为生吃补肾,熟吃健脾。
生吃:补肾 可以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
熟吃:健脾 板栗可炒或蒸煮熟吃。对于“脾虚”特别是小儿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或拒食的小儿脾虚证,可将板栗仁蒸煮熟磨粉制成糕饼食用。这种吃法也适合治疗老年人由于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气虚乏力。
番茄:生吃美白
熟吃抗老
中医学认为,番茄,性味甘酸,微寒,入胃经,具有止渴生津、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的功效。
生吃:除斑美白 生吃西红柿可以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消除皮肤色斑,美白皮肤。还含有一种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能使沉着皮肤的色素减退或消失,预防蝴蝶斑和老年斑的形成。
熟吃:抗氧化 西红柿加热时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剂含量会出现显著上升。加热时间越长,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剂增幅越大。番茄红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其对有害游离基的抑制作用是维生素E的10倍左右,可降低人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
搭配吃有神奇功效的两种食物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
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可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
有人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加了一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事实上,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除了薏米红豆粥,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咳嗽:意米红豆加梨。食欲不振、身体羸弱:薏米红豆加山药。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厢、党参。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枣。
四川三晶美容咨询有限公司与您分享(我们二十年专注培养人才,顺便卖卖产品,选择我们,您将拥有更广阔的平台)
Tel:-
联系人:严老师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