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不说话?
选择性不语症多与焦虑有关
香港艺人刘美娟透露一对子女患有选择性不语症,女儿曾经长时间在学校不说话,儿子则说话时细声害羞被误以为无礼貌。精神科医生表示,大部分选择性不语症(Selectivemutism)与社交焦虑有关,一般不会很严重,当儿童逐渐长大适应了外界环境,便可减少焦虑回复正常说话模式,但若儿童情况没改善,便要考虑是否患上社交障碍或自闭症。
精神科专科医生表示,选择性不语症最明显的病征,是当去到某些地方或某场合时会惯常沉默,最常见发生在学校,并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学业及社交,主要原因与社交焦虑有关,或因有言语障碍如发音有问题、说话“漏口”,甚至怕说话被取笑而不敢开口。心理曾受创伤或有情绪问题,也可引致在某些特定场合不说话。有些儿童本身生活圈子狭窄,少见陌生人,或本身较“惊青”及慢热,均较易出现选择性不语症。
选择性不语症并非严重疾病,若儿童年纪仍少,家长更不需要过份担心,“小朋友有社交焦虑系好正常”,家长可多带子女参加社交活动,“俾多啲机会见唔同嘅人”,多鼓励少责备,令儿童适应外界环境而慢慢减少焦虑,未必需要特定治疗。
但若儿童渐渐长大仍持续出现选择性不语,或需接受心理治疗或训练。医生较担心是儿童长期选择性不语,是否患自闭症或社交障碍,需考虑是否用其他方法治疗,甚至使用药物。
孩子,你为什么不说话?
选择性不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与青少年的疾患,这些孩子具有足够的理解与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却选择在某些社会情境中保持沉默(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APA,)。尽管这类疾患孩子选择在情境中保持沉默,但我们并不能视他们有语言障碍,重要的是,那些有行为异常、违抗行为、对立行为、与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状的孩子不能归类在此类疾患中(SelectiveMutismFoundation,)。国外许多研究显示选择性不语症容易出现在移民子女身上(Toppelberg,Tabpos,Coggins,Lum,Burger,)。
选择性不语症儿童选择沉默的情况各有不同,有些是到公共场所就不说话,有些则只跟家人及朋友才说话,遇到其他人就沉默以对,最典型的是在家里可以与任何人讲话,但只要一出家门就会开始不说话,还有其他的情况也都可能发生。有些缄默的症状只持续几个月,而有些却长达数年之久。导致孩子缄默的原因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近期多数的证据显示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有个性上的异常或是有受过伤害(Stein,Rapin,Yapko,)。
除了在某些情境下的沉默外,选择性不语症的特征还有极端害羞、焦虑、过度依赖母亲、害怕尴尬、社交恐惧或退缩、执着、对立行为、易怒、遗尿等特质(Lesser-Katz,)。研究显示发生在女孩身上的比例较男孩高,而且症状通常在5岁前初发,但是一直到进入小学后才被诊断出来,推敲原因是因为这类孩童在家与父母手足间的互动通常感到相当自在,但是当他们一面临陌生或不熟悉的环境时焦虑感就油然升起,而那些隐藏的缄默行为就明显突出(Nash,Thorp,Andrews,Davis,)。此外,虽然选择性不语症不被视为语言问题,但有部份的患者在早期会有构音或语言表达的问题。
选择性不语症儿童进入学校后拒绝和老师同学说话导致自己陷入困境,他们的沉默造成了明显的教育问题,如干扰老师评估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成果,并影响自己的社交互动。由于缄默的行为限制了与人互动、与人交谈的机会,因此可能会使语言能力受到影响,而变得较为迟缓,更有甚者会对社交人际产生相当严重的问题,若不及时治疗,会使得情况日趋严重。因此,如何加以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治疗策略
目前用来治疗选择性不语症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环境的处理、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药物治疗、亲职教育以及学校本位多重专业治疗等。谨分别说明如下:
(一)环境的处理
Krolian和Stine()指出环境的处理乃指将孩子移开其生活的环境,例如:由门诊治疗改为住院治疗。环境的改变除了可以做进一步的密集治疗之外,同时可以将孩子与其有问题的家庭保持某种程度的距离。在这样的环境下,个别、团体、或家庭治疗,配合相关的行为修正技巧将得以提供一个完整的治疗取向(引自许韶玲,)。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法取向专注于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内心冲突,由于儿童不说话,心理治疗师可能利用艺术或游戏促进沟通,相关的方法包括个别的或团体的游戏治疗、个别家庭成员的谘商、亲子谘商、及艺术治疗等。由于心理治疗法可能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其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通常不被推广作为处理选择性不语症主要症状的主要疗法(Giddan,Ross,Sechler,Becker,;LeonardDow,,引自罗湘敏,)。
(三)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认为孩子的沉默是学到的行为,主张以反制约的方式协助消弱其缄默行为并增强口语行为,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塑造,即当儿童愈趋近我们所希望的反应时,对其接近目标的行为给予正增强,使儿童的沟通行为愈来愈接近口语行为。Kehle、Owen和Cressy()研究中显示可使用自我模仿,将个案某次出现接近口语与人互动的成功行为录下,再让个案反覆地观看自己表现出的目标行为,以供自我模仿学习,并增强自自信心(引自蔡孟伦、陈信昭,),另外包括增强、消弱、模仿…等行为改变技术都能有效使用。研究显示进行行为治疗时多技术的使用会比单一技术运用来得有效(Anstendig,;Hulquist,;RichburgCobia,)。
(四)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选择性不语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形式,因此除非选择性不语症的儿童伴有其它障碍(如智能障碍),否则应可以运用认知行为治疗介入。Fung、Manassis、Kenny和Fiksenbaum()运用认知行为治疗修正此类疾患儿童其内在自我陈述与自我认识,藉此消除其不适应行为,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治疗对选择性不语症儿童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五)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认为选择性不语症的儿童是因为过度的依附和依存行为、害怕和不信任外面世界和陌生人、语言和文化同化困难、婚姻不合谐、或家长之一抑制说话等因素所造成。因此家庭治疗是帮助改变家庭动力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改变儿童的问题(罗湘敏,)。研究显示家庭治疗对选择性不语症的治疗是有效的(Lindbla-Goldberg,;Meyers,;Sloan,)。
(六)药物治疗
许多研究者认为选择性不语症是社会性焦虑,因此可以透过服用抗忧郁的药物来改善个案的社会焦虑,使其沉默行为得以改善,但长期治疗效果尚未证实(BlackUhde,)。
(七)亲职教育
经由选择性不语症相关讯息的提供,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分享一些亲子互动与行为修正的理念与做法,让父母省察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情形,以了解孩子透过选择性不语症试图传达出什么讯息,孩子以此得到些什么(许韶玲,)。
(八)学校本位多重专业治疗
大多数的选择性不语症的学童会在普通班级内就读,由于这些学童没有显著的外向性干扰行为,因此有些学童会被班级教师忽略,因此国外学者提出一个适合在学校环境中运行的方式,即“学校本位多重专业治疗”,学校本位多重专业治疗是学校情境为主,从降低焦虑、增加非语言沟通、增加社交互动,并而进展到增进语言沟通,以便有效协助选择性不语症者,方式如表一所示(Dow,Sonies,Scheib,Moss,Leonard,)。
关于全人财富更多财富专业咨询,请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