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脚步越来越近,如何做好健康防护,迎接健康新学期?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的专家为孩子们顺利开启“上学模式”给出建议。

  开学前一周做好自我监测

  家长和孩子在开学前七天开始做好每日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11类症状,要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如确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并延迟返校,不带病到校工作和学习。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学生应尽快接种疫苗。

  此外,要做好返京规划。家长要提前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返京途中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返京途中或返京后如果出现上述发热、干咳等11类症状,须第一时间上报。

  调整作息睡前不看手机

  临近开学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起居,尽量保持与在校时作息时间一致,减少外出。

  专家提醒,学生应保障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

  睡前一小时不看电子产品,就寝后卧室应安静、无光照、温湿度适宜,以保障睡眠质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督促孩子循序渐进加强体育锻炼,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身心愉悦。

  注意卫生提倡家庭分餐制

  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均应用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进行手消毒。

  勤换衣,早晚刷牙,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品。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并及时做好手消毒。

  此外,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切忌暴饮暴食,不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和水产品,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合理选择零食,保持健康体重。倡导家庭分餐,聚餐使用公勺公筷。

     寒假里,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普遍增加,视力问题成了家长关心的焦点。专家提醒,家长如发现孩子存在歪头视物、视力下降、频繁眯眼、挤眼等近视相关症状或近视度数加深,需尽快带领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矫治。引导孩子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手机等。

  特别是,对于近视的自我监测要心中有数。家长要了解孩子远视储备情况,保证每天阳光下户外活动2小时,纠正用眼过度、多坐少动等不良习惯。

  此外,   文/本报记者李洁

(北京青年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