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718/8049085.html
艾艾贴-温和灸调理颈椎病

颈椎病温和灸风池穴、天宗穴、肩井穴等

症状: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在临床上既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肌肉萎缩、手指麻木等神经受压的类型,又有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类型;以及胸闷心慌、恶心呕吐、吞咽模糊等交感神经紊乱的类型。

病因:

该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感受风、寒、湿诸邪,湿寒入体淤积,导致气滞血淤、经脉痹阻。体内则气血不足、筋骨虚弱,无力自行祛湿。艾灸治疗对缓解本症有较好的疗效,可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效果显著。

治则

首先取颈椎两侧和有压痛点的阿是穴施灸,疏经通络、活血止痛;其次,行走于人体颈肩部的经络,主要是督脉和手三阳经,按照“循经取穴”的原理,可再取风池穴、天宗穴、肩井穴、大椎穴、风府穴等;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累及上肢,出现手指麻木等症状,还可加曲池穴、合谷穴。

主穴风池穴、天宗穴、肩井穴

风池穴

位于背部,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感冒、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天宗穴

位于背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左右各一。

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颈项颊颔肿痛、乳痈、胸胁支满、咳嗽气喘、乳腺炎。

肩井穴

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功能: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主治:1.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2.瘰疬;3.乳痈,乳汁不下;4.难产,胞衣不下。

辅穴大椎穴、风府穴、曲池穴、合谷穴

大椎穴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风府穴

位于人体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功能:散风熄风、通关开窍。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瘫、麻、痛;高血压、贫血等;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合谷穴

在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功能: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主治: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发热、恶寒、咳嗽、无汗或多汗、疟疾;脘腹疼痛、呕吐、便秘、痢疾;小儿惊风、抽搐、癫狂、癫痫;痛经、闭经、滞产;瘾疹、皮肤瘙痒、疔疮、丹毒;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半身不遂。

灸法温和灸

时间:温和灸以上穴位,每穴10~15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中间可休息两三天。

每天灸风池穴、阿是穴1次,每次10~15分钟,坚持10天即可感受到效果。

找穴位,说灸法

(本文节选自石晶明著《古法艾灸:寒湿一去消百病(汉竹)》一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艾艾贴选用陈年艾草制作成黄金艾柱,在艾柱底部创新性地设置了梅花形底座,点燃艾柱之后,让火的温热力量与艾的药物能量聚集于穴位,从而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如此贴心实用的设计,让艾艾贴在携带和使用上都非常便捷,使艾灸养生更具有便利性和时代性,推动艾灸成为日常养生美事!

A

iaitie

加盟咨询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