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从四肢着地进化到直立行走以来,关于脊柱的疼痛就一直伴随我们左右,这一点很好理解,脊柱在原本单纯的连接功能加上了本不属于它的承重作用,责任大了,任务重了,自然也就更容易出问题。
特别是有了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后。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低头玩手机或者看书很长时间后,往后仰就感到脖子后方疼痛,僵硬和不适。
为什么又会有这种情况,本次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探讨下这个问题。
症状表现:颈椎后侧酸痛,于长时间低头看书,玩手机或者电脑办公后加重,颈椎后仰时感到颈部及上背部僵硬不适,关节卡锁感。
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常颈椎的滑动功能障碍;
?颈椎两侧的力学不平衡;
?错误的运动模式。
第一,正常颈椎滑动障碍: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者埋头苦干,关节的滑动发生障碍,要解释这个问题还需对颈椎的解剖及生理运动作下了解。
颈椎解剖:
颈椎分为上颈椎关节和下颈椎关节,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称为上颈椎关节,c3到c7称为下颈椎关节,寰枕关节主要执行屈伸动作,寰枢关节是主要的旋转关节,这两个关节参与了点头和摇头的动作,c3到c7是我们常说的颈椎,在颈椎处于不同的动作模式下,上下颈椎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在正常的姿势下,由于颈椎有着自然的向后的弧度,下颈段处于后伸,同时上颈段前屈的状态,这种姿势保证了颈椎能产生自然地滑动。
相反在圆肩驼背头前引的姿势下,我们的下颈段前屈,上颈段反而后伸,上颈椎的后伸使得枕下肌群处于短缩的状态,下颈段的前屈改变了正常的颈椎曲度同时胸锁乳突肌也处于短缩的状态,这就导致正常的滑动发生障碍。
颈椎生理运动:
脊柱有三个平面的运动,失状面上的前屈后伸,额状面上的侧弯,水平面上的旋转,这些方向上的动作不仅仅是椎体的运动,同时小关节的滑动也至关重要。
正常颈椎节段运动和小关节面滑动的关系:
颈椎前屈,小关节向前上方滑动;
颈椎后仰,小关节向后下方滑动;
颈椎侧弯,凹侧的后下滑动,凸侧的向前上滑动;
颈椎旋转,旋转侧的小关节向后下滑动,对侧前上滑动;
当颈椎出现问题时,功能障碍的一侧就会卡死不动,另一侧保持正常的滑动,从而关节导致以障碍的一侧为轴运动类似于门轴的原理。
滑动障碍和后仰疼痛:
现在在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后仰脖子疼的状况?
当我们在低头看书或者玩手机,我们的颈椎的某个节段相比于它的下个节段处于往前滑动的状态,久而久之,后侧的肌肉被拉长,前侧的肌肉短缩。
当我们再次回到后伸的状态,就改变了正常的滑动轨迹,也就是说正常的下滑动作被限制,关节被锁在前滑的状态,这个时候在做后仰的时候锁死的节段相当于一个轴,而上面的节段依然正常运作,这就造成上面节段的过度运动,颈椎稳定性也下降。
而下方的节段就会产生功能障碍,疼痛也就产生,人类天生对于疼痛有逃避行为,在后仰产生疼痛和不适后就会选择性的前引头颈,而头向前引又进一步加重肌肉负担,使得颈椎的滑动更加不利,在头前引的姿势下不自觉的圆肩驼背的姿势也就出来了。
第二,力学不平衡。
长时间的低头动作或者头前引的姿势,使得颈椎前方的颈深屈肌处于短缩无力的状态,后方的肌肉处于拉长而紧张的状态,当我们再次后仰头颈的时候,前方的肌肉由于短缩不能被拉长,而后方的肌肉由于长时间的离心收缩不能马上做向心性的恢复,这就导致两侧张力不能从原有的状态恢复,从而产生疼痛。
具体而言,
前锯肌,菱形肌,中下斜方肌是薄弱而受到抑制,
上斜方肌,肩胛提肌,枕骨下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胸小肌过度激活并紧张。
另外,我们正常的生物力学分析,头部的重心是在颈椎的稍前方,这就意味着后侧的肌肉平衡着我们的头部重力,而在长时间的不良姿势下,头部的重心更靠前,这就意味着后侧的肌肉必须更加用力才能平衡重力及姿势的影响。
第三,运动模式错误。
正常的头后仰是从上颈段的后仰开始带动着颈椎一个节段一个节段的产生平滑的运动,在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平滑而流畅无痛,颈椎节段能产生正常的向后滑动而当,而当异常的运动模式发生时,下颈段的某个节段处于卡死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的后仰是上方的颈椎以卡死的颈椎为轴做向后的滑动,而因为下段颈椎卡死,颈椎的滑动就变得不流畅,于是在后仰时产生疼痛。
预防
所谓防患于未然,对于颈椎疼痛的预防永远比治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以下几各方面。
1.坐姿正确,正确的坐姿上半身应保持直立,使头部获得支撑,两肩自然下垂,上臂贴近身体,操作键盘时候,手肘弯曲90度,尽量使手腕保持水平姿势,手掌中线和手臂中线保持一直线,下半身腰部挺直,膝盖自然弯曲90度,并维持双脚着地姿势。
2.注意中途休息,每隔1~2小时,颈椎前后左右做最大范围的运动,注意动作的轻柔,缓慢,不引起疼痛为度,使得颈椎疲劳得到舒缓。
自我治疗
1.自助SNAGS
假设患者是c5、6节段的问题,绳子的边缘卡住c5的棘突,双手拉住两端,沿着颈椎后仰的治疗平面拉起绳子,使其沿着治疗平面滑动,治疗完后,颈椎后仰的活动度会增加,疼痛也会减轻。
2.颈深屈肌训练
患者仰卧位,抬起头颈使得离开床面,同时保持下巴微收贴近胸骨,同时双眼注视自己的双脚,保持15~20秒,注意胸锁乳突肌不能过度用力。
3.姿势纠正,主要改善上交叉姿势
患者站立位,双脚自然站立,肩膀放松,双臂自然下垂,同时下巴微微往里收,双手往外旋转,肩膀打开向后收紧,维持数秒在放松,重复动作数次。
治疗脊椎病、颈椎病、腰椎病、脊柱侧弯、脊柱侧凸、手脚麻木、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椎退行性病变,脊椎健康咨询预约
以求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