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十二月节,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释:“寒”为冻,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寒气是阳气上升,逼阴气所致。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至。
“
年1月5日农历腊月初八
小寒
”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徙,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徙;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今年小寒是农历十二月初八,碰巧是腊八节,俗称“腊八”,腊八节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做腊八蒜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小寒碰上了腊八,势必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一天饮食宜温热柔软,不仅是口感温热,食物的性质也要温热,可以起到健脾、暖胃、补肾的作用。民谚云:小寒、大寒防风御寒。
最能具备温热柔软的食物当属腊八粥了!“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小寒养生,总的原则是就温远寒,但也不能太热,热则开放皮肤腠理,也会扰动阳气。有的地方冬天烧暖气或开空调,室温达到30℃,人在室内会出汗,腠理开泄,等再出门时遇寒就容易患病,小儿、老年人最易受害。所以要把室内温度调整适宜,出门穿戴严实,防止风寒的侵袭。
《黄帝内经》中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
冬季阳气处于封藏的状态,人要顺应自然之性,早睡晚起。有些老年人喜欢晨练,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外出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建议9点太阳出来后再到户外锻炼。冬季睡好“子午觉”也很重要,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后可打个盹,但要避免着凉。
小寒节气灸调理时间:
年1月4日~~6日
告之乾坤佰草特色调养
三九灸已经开始
您预约了吗?
三九灸是以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法则为指导,选择冬至前后的数九寒天,在特定穴位施灸,来改变体质提升生命能力,调理亚健康症状的一种特色疗法。
自然界寒来暑往,源于太阳。在人身上就是浮沉升降。此时水冰地坼,一阳深藏。如期而至,蠢蠢蒙蕩,阴阳消长将判,当以灸火相助,紧除肃杀之象。人身长存,无外其他,璇玑不失,五常生化。事象交互,自然天寿无涯。特设几组方穴,以期强身护体;
适应症
一、呼吸系统: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虚容易感冒等。
二、消化系统:腹泻、胃痛、厌食、消化不良等。
三、其它体能: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疼痛、免疫力低下等。
交九:.12.12--.12.20(9天)
方义:聚敛精气,交互阴阳
一九:.12.21--.12.29(9天)
方义:助阳发动,疏肝温肾
二九:.12.30--年01.07(9天)
方义:清肝利胆;助养循环
三九:.01.08--.01.16(9天)
方义:打扫黄庭,增强化生
广东乾坤佰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年,以中国骨伤协会为背景,围绕“动养骨,静养心”的动静养生为核心开发一系列专利养生产品,先后成为“毛泽东诞辰周年的指定养生产品”、“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活动指定养生产品”、“中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指定养生产品”,专注于养生养骨领域,专业调理颈椎、肩周、腰椎、骨关节等骨亚健康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