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兰州市新增5+8,均为隔离管控人员

记者在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五场)上获悉,7月31日0时至24时,兰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其中城关区4例,七里河区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例。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隔离管控人员。

截至7月31日24时,本次疫情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例。7月31日,共有27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累计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例。

兰州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力推进疫情扫尾清零工作

7月31日,兰州市共采集.78万人次,已全部检测完成,检出阳性人员1例,为城关区隔离管控人员。

当前,兰州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人群,持续安全有序、规范高效推进核酸检测工作,全力推进疫情扫尾清零各项工作,确保彻底筛清潜在风险。

兰州市启用集中隔离点个,集中隔离人

截至目前,兰州市启用集中隔离点个、房间间,正在集中隔离人。

安排专人负责,对所有隔离人员健康状况早晚监测、每天记录,对有基础疾病的人员以及老年人、孕产妇等人群建立健康状况台账。

兰州市将名保供从业人员纳入闭环管理,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资需求

建立保供人员“白名单”,将正常营业的家保供主体名从业人员纳入闭环管理,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等方式,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资需求。

同时,加强中高风险区与13家“非绿码”医院“点对点”对接,由辆出租车组成的“爱心车队”提供“一对一”接送服务,累计救治患者人。

兰州市引导保供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全市生活物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目前,兰州市53家重点保供超市开展线上线下经营43家;37家标准化菜市场开展线上线下经营21家,符合恢复营业的超市、菜市场正在进行复市前消杀准备工作。全市42家电商平台企业正常经营36家,其中,综超电商配送15家。

兰州市商务局会同市场监管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继续对全市14家大中型超市、连锁便利店生活必需品销售情况进行监测,积极推广“线上购物”“无接触配送”,引导保供企业坚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全力确保居民生活保障两手抓、两手硬,及时统筹资源、调整方式、优化措施,确保全市生活物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兰州市商务局启动“线上线下多点闭环保供模式”,让“菜篮子”“米袋子”能随时装、装得满

目前,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近期日均调入蔬菜吨左右,调出吨左右,库存1.1万吨左右。6家二级蔬菜批发市场每日销售量约0吨,能够满足市民生活必需品基本需求。

兰州市商务局采取市区联动、多部门联合的方式,启动“线上线下多点闭环保供模式”,让群众“菜篮子”“米袋子”能随时装、装得满。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运行平稳。

严格落实日监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完善“1+6”保供批发体系,建立起以榆中、皋兰等本地菜为主,武威、白银、定西等省内货源为辅,陕西、云南、四川等外省货源为补充的货源聚集模式,动态监测、提前研判,促使产销渠道畅通,确保蔬菜水果供应充足。

本轮疫情发生后,省市区商务部门立即启动了中央厨房及重点餐饮保障企业应急保供机制,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调整和补充有规模、有条件、食品安全规范的餐饮企业充实到“中央厨房”序列,目前配送企业由开始的43家拓展到65家。同时指定专人组成专班负责中央厨房的各项工作,每天对中央厨房企业当天的配送情况、在岗人员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全面掌握,确保配送企业都能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到在岗人员闭环管理,24小时核酸检测,食品安全到位等等。全市“中央厨房”企业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完善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创新防疫防控保供模式,着力解决隔离酒店、街道社区、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为一线防疫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7月8日至7月31日,39家中央厨房及重点保供餐饮企业已累计配送各类主食36.68万斤,快餐盒饭.11万份。其中:向管控区域、隔离酒店、疫情防控医护及街道社区等配送快餐盒饭.23万份。

专家解答:解除医疗救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等人员返家后注意哪些事项?

解除医疗救治人员、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解除集中隔离人员等返家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史危安在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五场)上做了专业的解答。

截至7月31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例;累计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例,其中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

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舱)后,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居家健康监测,同时需继续遵守所居住社区(村)有关防疫规定进行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要外出,每日上午、下午配合社区各开展一次体温检测和症状问询,社区需了解所有居家健康监测人员使用退热、咳嗽感冒、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情况,并填写“十大症状”健康监测登记表。当被监测人员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及时向当地社区报告,由健康监测组立即报告并安排上门核酸检测。应居住在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房间,房间内要配备体温计、纸巾、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和消毒用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避免与家人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做好居家环境卫生清洁,对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定期通风和消毒;对门把手、手机、开关等日常高频接触物品表面定期消毒。

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解除居家健康监测人员需严格按社区管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限流、测温、登记、戴口罩等措施。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向当地社区报告及就医,主动配合社区开展风险人员协查工作。

兰州市现有高风险区31个、中风险区79个

7月31日,兰州市共有27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累计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例。截至目前,兰州市启用集中隔离点个、房间间,正在集中隔离人。

同时,兰州市将城关区雁北街道雁京家园等19个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将3个以街道或片区为单位的高风险区的部分区域降为中风险区,将城关区拱星墩街道三易花园等52个中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截至7月31日24时,本轮疫情兰州市已将个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将个中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兰州市现有高风险区31个、中风险区79个。

来源:奔流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思璇)、新甘肃客户端(记者王宇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