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
天寒地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让你不再享有冻疮之苦。
要预防冻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2)入冬时节:注意局部特别是冻疮好发部位的保暖,寒冷是冻疮产生的主要病因。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保持所处局部环境干燥。
(3)鞋袜不宜过紧:肢体远端末梢血液循环不好,会诱发或产生冻疮。鞋袜过紧,会使脚部血液循环变差,所以预防冻疮不宜穿过紧的鞋袜。
(4)积极治疗有关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差、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等,都会引起或诱发冻疮。所以预防冻疮,也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5)提前治疗:有过冻疮病史的人,可在每年入冬以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治疗其有关疾病或提早服用一些能改变远端末循环的药物。
(6)温差水泡法: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冬天手脚开裂,不妨试试蜂蜜猪油冬天手脚开裂,不妨试试蜂蜜猪油按3:7的比例准备猪油和蜂蜜,将猪油加热融化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装瓶。使用的时候,先用热水洗净患处,再涂药膏。如果有破溃发炎,可以在创面撒上中药白芨粉,然后再涂药。效果不错。
蜂蜜外用也具有良好的止痛、解毒、疗疮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口疮、水火烫伤、皮肤皲裂等。现代研究证实,蜂蜜对化脓性金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蜂蜜用于创伤,能明显减轻炎症和创伤发炎引起的周围组织浮肿,减少渗出液和疼痛。此方还配伍了猪油和白芨。白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是治疗皮肤皲裂和溃疡出血的常用药。猪油作为动物油脂,具有良好的滋润营养作用,《本草经集注》中认为其具有“悦皮肤,做手膏,不皲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