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如果你有30%的可能性会尿失禁,你会选择生孩子吗?

一向大大咧咧的Ella最近在Facebook上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做手术改善生育后遗症的经历:

“我在生产过程有点困难,所以造成我子宫和膀胱脱垂。”这导致她在生完孩子之后,一直都被尿失禁所困扰,“我打喷嚏、原地跳跃、跑步等动作都会造成尿失禁。不是失禁一点,而是整个护垫都湿掉,然后裤子也湿掉。”因为问题比较严重,Ella最后接受了手术治疗,把下垂的膀胱颈悬吊到较高的位置,在问题解决之后,往事才得以说出口。

图片来自陈嘉桦Ella的Facebook截图

能公开自己的隐疾,不用说是台前光鲜的艺人了,就是普通人恐怕也难以鼓起勇气。也正是因为有公众人物领衔,很多妈妈才意识到,原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问题来了,也不是忍忍就算那么简单。

记得我刚生完孩子的时候,42医院检查。检查盆底时,医生建议我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你看,你的肌张力不足,不但有憋不住尿的风险,这对你们夫妻生活也会有很大影响。”

后来我妈听说这事后,无医院治病。“憋不住尿可麻烦了。等你再过几年就知道了。”作为一个感同身受的过来人,她在50岁左右的时候做过一个小手术,改善了盆底肌,自此以后,人生才算跟Ella一样松了口气。

可在此之前,我从不知道漏尿跟生孩子有什么关系。

视觉中国

盆底肌肉位于盆腔的底部,是由不同的肌肉和韧带组成的肌肉群。它就像一张巨大的吊床,把尿道、阴道、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牢牢托住。一旦盆底的这张吊床失去了弹性,它承载的脏器就无法保持在原有的位置,相应的也会出现功能障碍,比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等。

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造成伤害。伴随着胎儿的下降,盆底肌肉受到过度压迫,将可能导致韧带、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在这其中,尿失禁是盆底最常见的一种生育后遗症。除此之外,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也是常见问题,这里面需要手术治疗的比例甚至不低,子宫脱垂患者中,因为病情发展需要手术的患者达到1/10左右。

医院妇产科医生、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龚晓明说,约有1/3的产妇会因分娩损伤导致压力性尿失禁。于是也就有了网上流行的那些段子,逛街时必须确定米范围内有洗手间,聚会时不能听笑话,更不能打喷嚏,再像从前那样跑跑跳跳锻炼身体也恐怕不可能了。

摄图网

虽然潜在的威胁很大,但我当时嫌麻烦,还是没有去就医。我在网上查了一些锻炼的方法,比如在小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憋尿,感受正在发力的盆底肌位置,再在平时有空的时候,默默地进行提升肛门和收缩阴道肌肉的训练。然后这个问题就被我慢慢淡忘了,直到现在,我才开始努力回忆,已经记不清是否真的被困扰过。

“分娩之后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确实也是一个行业乱象,因为很多人的盆底肌是可以自行恢复的。”龚晓明说,“但另一方面,真正有问题的患者因为羞于就医,被耽误的案例也不少。在我们国家,医院在产后康复方面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医院的差距依然很大。”

摄图网

除了医疗水平不平衡外,关于产后所面临的问题,最让妈妈们意难平的可能是很多无法预知的困境。

现在社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