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疗法由于其疗法快捷方便,无毒副作用,且医疗风险低,深受广大基层医生钟爱,目前在基层诊所,社区门诊,以及乡镇卫生院应用比较普及。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中药贴敷疗法的技术应用,希望能给开展中药贴敷的基层医生一些参考。
透皮给药技术的实际操作方法
1.方药的选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方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穴位贴敷来治疗相应疾病。但与内服药物相比,贴敷用药多有以下几点:
(1)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肉桂、细辛、白芷、皂角、穿山甲。
(2)多选气味俱厚之品,优势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如:生南星、生半夏、川乌、草乌、巴豆、斑蟊、附子、大戟等。
(3)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肉、动物内脏、鳖甲。
(4)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转、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醋调贴敷药,而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酒调贴敷药,则起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虽用缓药,可激其性;水调贴敷药,专取药物性能;油调贴敷药,可润肤生肌。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此外,还可以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溶剂。
2.穴位的选择
穴位贴敷疗法的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是一致的,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辩证选取贴敷的穴位,并力求少而精。此外,还应结合一下选穴特点:
(1)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穴位贴敷药物。
(2)选用阿是穴贴敷药物
(3)选用经验穴贴敷药物,如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流涎;威灵仙贴敷身柱穴治疗百日咳等。
3.贴敷方法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贴药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宜春棉球擦净,然后敷药。也有使用助渗剂者,在敷药前,现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与药物调和后再用。
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的固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有专供贴敷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如需换药,可用消毒擀面求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揭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
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换药1次,不许溶剂调和的药物,还可适当延长至5~7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成都确定贴敷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正常后再敷。
透皮疗法适应范围
透皮贴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炳恒,而且还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症。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痹、不寐、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核、疮疡肿毒、喉痹、牙痛、疟疾、关节肿痛、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2.若用透皮贴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肤疾宁膏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的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6.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透皮贴敷技术规范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硬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于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4.虚寒头痛、熊腹痛、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小儿遗尿、痛经病。
5.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疾病。
治疗部位:贴敷部位:肺俞穴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天突、大椎、定喘、百劳、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脾俞、肩三井、曲池、尺泽、足三里、阳陵泉、绝骨等穴位。
一般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每次2~4穴位,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
图文源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