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锻炼后肌肉酸痛往往不是在锻炼后即刻出现,而是在锻炼后24小时后出现,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4-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这种现象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 肌肉酸痛是发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几天后就会自动消失,不要把它误认为是一种病态,更不要因为出现肌肉酸痛就中断锻炼,只要经常坚持锻炼,并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就不会再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了。因为经常锻炼的人可以提高机体对酸性物质的耐受能力。因此,肌肉酸痛现象往往在初次或较长时间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下,突然运动后表现比较明显,经常锻炼的人运动量比平时增大时也可能出现这样现象,但酸痛的反应比较轻微,而且消失得也比较快。
怎样做才能将肌肉酸痛的程度降低到最小程度呢?下面就此问题做简要介绍。 1、做好锻炼前和锻炼后的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做得充分,整理运动做得合理都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肌肉酸痛。另外,每次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地增大。出现肌肉酸痛时,局部肌肉酸痛的运动员可适当地减小运动量,也可采用变换肢体练习的方式,环节局部肌肉的酸痛和消除疲劳。 2、牵伸肌肉的运动可减轻酸疼。牵伸运动可使原动肌得到充分的舒张和放松,同时,也使运动中已经拉长的拮抗肌恢复原长度。另外,肌肉牵伸练习对预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也有明显的作用。 3、锻炼后用温热水泡洗可减轻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剂、糊剂或按摩剂也可减轻疼痛。
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