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妈妈会有这样的困扰,该如何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这里跟家并不一样,孩子不知道上厕所在哪儿怎么办?不知道肚子饿了怎么办?万一跟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打起来怎么办?孩子那么多,老师顾不过来可怎么办?这些问题不但困扰着我们的小宝宝,更是让无数家长焦虑万分。
但其实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开心地度过,父母可以运用一些小的策略来对宝宝进行正确引导。
1、上幼儿园前,先告诉宝宝:“你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下午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还会回到父母身旁的。2、送孩子上学时,如果母亲向儿子诉说她对丈夫的种种不满,而尚未懂事的儿子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在这种处境下去幼儿园,就容易产生焦虑与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不高兴的样子,以免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为父母担心,这可避免孩子因为你的苦恼而加重他的焦虑。3、一些父母因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赶着上班,只好偷偷地离开幼儿园,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与害怕,因此父母亲最好在幼儿园里安顿好孩子,让他感到放心,然后再离开。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让你离开,你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否则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利于焦虑的消除。4、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5、还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积木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6、如果孩子对母亲依赖心理过重,可让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如果孩子赖在床上不起,对父母撒谎“我今天肚子痛、头疼,不想去幼儿园”,或者干脆拿哭闹作为杀手锏,不肯让父母离开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坚持送他去入园,可以先跟幼儿园的老师联系一下,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的状况,找出他不愿意入园的原因。
幼儿不愿意去上学的理由一般有三个
第一是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没有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里玩玩具外,没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欢迎,所以也就不喜欢去幼儿园;
解决办法:家长要及时跟老师沟通,知道幼儿园每天的作息和生活状态。这样可以在家中做个模拟,如玩一玩幼儿园的游戏,或者说一些幼儿园的儿歌,多鼓励孩子说话和沟通,必要时要多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孩子社交能力的自信。
第二是自立能力稍弱。孩子入园之后需要自己学会上厕所、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备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肯定会感到不安;
解决办法:中国的春季班一般会是小班的预备班,简称托班。这阶段不会对孩子的自理能力要求过高,老师会给孩子更多帮助,家长不用为此忧心忡忡。多给孩子准备几条换洗的衣服、裤子,脏了、湿了及时换下来就可以,不要跟别的孩子比较进而斥责自己的宝宝。在家的时候,家长给也要尽量锻炼宝宝的自理能力,最好不要喂饭、把尿,多鼓励孩子自己完成。
第三表现不佳。有的宝宝因为心智发育较其他孩子慢些,在一些游戏上或学习上就会表现的稍稍落后。但孩子的自尊心很强,特别在意老师的赞扬,一旦老师批评或责备他,他就会受到挫折而害怕去幼儿园;有的幼儿则是没有处理好与其他小朋友的友好关系,常常与小朋友吵架打闹,因而产生排斥幼儿园的心理。
解决办法:遇到此类问题,家长可以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开导,消除他的恐惧症。还是老话,先不要责备孩子,要给予理解和宽容。对于孩子不擅长的活动,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在家多做练习;爱与小朋友打闹的孩子,家长则多用例子和典范进行耐心引导,同时要跟老师做好沟通工作,会更有利于孩子发展良好的社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