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知道还有宝宝妈不知道什么叫产褥期,产褥期需要注意什么呢,那今天福妈小编就和大家讲讲什么叫产褥期,产褥期需要注意哪些吧,
想 外口由圆形变为“一”字形
产后子宫下段收缩,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
3、阴道
分娩后:阴道腔扩大,阴道壁松弛,肌张力低,阴道粘膜皱襞因过度伸展而减少甚至消失
产褥期: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产后3周重新出现粘膜皱襞但于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
4、外阴
分娩后轻度水肿,产后2~3日内自行消退,创伤于3~5日内自行愈合
5、盆底组织
盆底肌及其筋膜,因分娩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且常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
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断裂,造成骨盆底松弛,加之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可导致阴道壁膨出,甚至子宫脱垂。
(二)乳房的变化:
1、泌乳
产后泌乳的神经体液调节
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
哺乳期乳房的一系列变化是因为在催乳素和其他有关激素的协同作用下,腺泡及小叶内导管明显增多、密集,腺管腔扩张增大,小叶间组织明显减少,腺泡上皮分泌活跃,部分上皮由立方变柱状,胞浆富有分泌物而透明,核圆,位于基底部;部分腺腔高度扩张,充满乳汁,上皮扁平;有些则分泌物较少,为分泌物排出的表现,之后细胞再生复原。
各部腺泡的分泌活动不是同步进行,而是轮流进行的。在断乳数日后,乳腺进入复旧期变化,腺泡破裂,细胞崩解,细胞内分泌颗粒消失,扩大的导管变小或残存,间质增多,可见散在崩解的上皮细胞、吞噬细胞及间质内圆形细胞浸润。
约需历时3个月至半年,乳腺方可恢复至非妊娠时的状态。由于上皮崩解吸收后,结缔组织的增生不能完全补充哺乳期被吸收的间质,造成哺乳后乳腺不似未哺乳时那样坚挺,常呈悬垂状。若乳腺复旧不完全或不规则,可出现哺乳期乳腺增生或导管扩张等病变。
恶露分为
(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得名。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色淡红,似浆液得名。含少量血液,但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粘液、阴道排液,且有细菌。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得名。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ml,个体差异较大。血性恶露约持续3日,逐渐转为浆液恶露,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上述变化是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的结果。
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量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乳房痛
分娩后2-3天,乳房会逐渐充血、发胀,奶水充满乳房,这使产妇感受乳房发胀、发热和刺痛,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和紧张。
解决办法:早开奶,在每次哺乳后,一定要排空双侧乳房。
手腕痛
产后手腕痛叫做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在日常中频繁使用手部,使肌腱在腱鞘内来回滑动,引起腱鞘的充血、水肿、增厚、粘连所致。长时间地用冷水洗尿布、洗衣服、抱孩子等容易引起本病,另外,产妇体内的激素变化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解决办法
1、避免重复一种劳动的时间过长,手腕有酸胀感时要及时休息,冬天不宜用冷水洗涤。一旦出现手腕痛,应减少活动和冷水刺激,若出现肿胀时更应注意。
2、局部用红花油轻轻揉擦,每日4~6次,加用热敷,重者用封闭疗法,强的松龙5毫克加1%普鲁卡因1~2毫升给予鞘内注射,每周1次,共2~8次,多数人可治愈。
骶尾骨痛
脊柱下端处产生的疼痛人们通常俗称为“尾龙骨痛”,表现为仰卧、坐位或排便用力时就会有疼痛感,特别是坐在硬物上,会加重疼痛。发生疼痛的原因,是由于产妇的骨盆比较狭窄,而胎儿却比较大,造成胎头在分娩时通过产道时挤伤尾骨,使周围的肌肉也受到损伤。
预防:
1、孕期合理摄取营养,避免胎儿长得过大。如果胎儿超过4千克或产妇的骨盆狭窄,最好手术助产或采取剖腹产。
2、月子里发生疼痛时,躺或坐时避免疼痛部位接触硬物,
3、在疼痛部位做热敷,这样有助于放松局部肌肉。如果出了月子疼痛仍然没有缓解,去看医生。
骨盆疼痛
分娩时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或者当骨盆某个关节有异常病变,均可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或骶髂关节错位而发生疼痛。
预防及解决办法:
怀孕后,多休息,少活动,但不能绝对静止不动,要适当而不要做过分剧烈的劳动或体育锻炼,如做一些伸屈大腿的练习,尽量避免腰部、臀部大幅度地运动或急剧的动作。
产后避免过早下床或在床上扭动腰、臀部。
今天小编时间有限,就先分享到这里。还有什么问题记得私聊小编。明天我们的内容是母乳喂养指导。想第一时间接收到孕产期护理知识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