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关于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说法屡见不鲜,但是迄今没有明确说法证明其因果关系。苏报君日前从苏州市卫生部门获悉,苏州市暂未发现因食用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确诊病例。有关专家建议,虽然尚未找到食用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明确原因,市民吃小龙虾也需慎重,尽量选择干净、煮熟煮透的小龙虾,并控制每次的食用量。横纹肌溶解——吃水产品、过度运动也可能是“祸首”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也就是说,人体的肌肉细胞被溶解、破坏导致细胞里面的东西跑到外面来,对人体造成损伤。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引起高钾血症、急性肾损伤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每年的龙虾上市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都会和小龙虾扯上说不清的关系,其实,吃海鱼、淡水鱼也发生过类似情况。据称,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哈夫区,就有报道因食用水产品导致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症状表现跟国内吃小龙虾的案例很相似,被命名为“哈夫病”。“哈夫病”在世界各国都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从医学上来说,可以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原因很多,譬如过度运动、中暑、使用药物等,感染、炎症或是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也会造成横纹肌溶解症。去年,本报曾报道过一个25岁的小伙子和朋友比赛,一口气做了个俯卧撑,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肌肉疼痛、乏力、肿胀,以及肌肉摸上去就痛、小便颜色变得像酱油一样,都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普遍症状。如果发现还伴有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精神错乱、精神激动、少尿或无尿等症状,通常意味着病情比较严重。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适量食用煮熟的、干净的虾听起来这么可怕,以后还能不能愉快地吃小龙虾了?热爱小龙虾的吃货们纷纷表示要个说法。很可惜,这个答案仍然不明确,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明确原因。苏州市食药监部门回应称,虽然目前没有研究结果证明吃小龙虾和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但也不可否认,报道出的横纹肌溶解病例都有过吃小龙虾的经历,因此不能排除小龙虾引发横纹肌溶解的可能,或与市民食用小龙虾的品质、食用量及饮酒有关。如果市民出现上述横纹肌溶解的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近期有小龙虾的食用史也要主动向医生说明,便于对症治疗。“小龙虾体内确实会积蓄有害物质,其头部易存有细菌、寄生虫及重金属,加工时要尽量去除。”市食药监局有关人员建议市民,挑选小龙虾应选择外壳干净、体色较淡、身材“五五”分(头和身子差不多长)的小龙虾,颜色褐红或铁红、关节和腹部不干净、虾腮发黑发灰的虾有可能来自污染水域,被污染的小龙虾往往头部比身体大一倍,壳厚肉少。小龙虾应当煮熟煮透,小龙虾体内可能存有肺吸虫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食用未煮熟的虾容易感染肺吸虫病和导致胃肠道中毒。不过,就算是烧熟煮透的干净小龙虾也要适量食用。医生提醒,易过敏人群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谨慎食用小龙虾,食用小龙虾的同时也不要饮用各种酒类,因为饮酒可能会增加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风险。
(来源:苏州日报)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