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不明诱因下出现双下肢酸痛、乏力,无下肢软瘫,无行走困难,无发热及腰背部疼痛,本以为过1-2天会缓解,谁知竟然越来越痛,去浙医二院就诊,予“芬必得1片po”对症治疗,后症状未有改善,继而出现酱油色尿液,随来金涛教授门诊处就诊。

该患者辅助检查:ANA(+),抗核抗体(+),抗SSA抗体(+);尿常规:蛋白(+),隐血(+++);生化示: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U/L,谷丙转氨酶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7U/L,乳酸脱氢酶U/L;肾功能:尿酸μmol/L,肌酐56μmol/L。

金涛教授诊断其为横纹肌溶解症。听到病名,该患者懵圈了,这是什么病?严不严重?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失,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此类疾病如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横纹肌溶解的本质并非肌肉大面积溶解,只是肌肉成分的丢失,其主要危害是肌肉中的肌红蛋白融入血液阻塞肾小管而导致肾衰竭。

横纹肌溶解症的表现

典型症状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疼痛、酱油色尿液”三联症。

但有些人群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是轻微的肌肉酸痛、无力、关节酸胀等,或伴有脱水、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可因表现特异性不高,而容易忽视,随后出现“三联症”时才被重视。

易患人群都有谁?

横纹肌溶解症易感人群

√长时间登山者

√马拉松运动者

√健身房运动者

√重体力劳动者

√平时缺乏锻炼而突然进行超负荷运动者

横纹肌溶解症影响因素

√个人身体素质

√运动时的身体状态

√运动的强度和体外环境

√药物和遗传因素

√平时缺乏体育锻炼

√在高温度、高湿度的外界环境下进行超负荷运动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脾气旺盛,则肌肉强健有力,脾虚则肌肉虚弱而不用,《黄帝内经》谓“气日以衰,脉道不通,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素体体虚,劳逸无度,日久导致脾虚,剧烈活动素体精微物质需求异常增加,因脾虚运化亏乏,精微生化不足,肌肉失养,肌肉损伤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西医对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治疗主要为补液、纠酸、营养支持,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必要时可行血液净化治疗。

上述患者,金涛教授认为其病因为正虚邪实,脾虚为本,瘀邪为实,给予健脾扶正、活血祛瘀为法治疗,服药一周之后,患者尿色淡黄清亮,双下肢酸痛消失,自觉乏力好转,其他情况良好,查尿常规:蛋白(-),隐血(-);生化示: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6U/L,谷丙转氨酶4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8U/L,乳酸脱氢酶U/L。

一个礼拜

几乎所有异常指标均恢复正常

这太让人吃惊了

金涛教授指出,及时诊治防止病情加重对其预后极其重要,因为饮食、劳逸无度损伤脾气,脾运化乏源,肌肉失养,脾主肌肉功能异常,肌肉活动耐力下降,过度运动导致肌肉损伤横纹肌溶解,故预防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最好的方法为合理锻炼身体,保护脾气。

如何预防横纹肌溶解症

??

合理运动,注意运动时间、

强度、耐热等各方面的循序渐净,量力而行。

??

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充足的水分、

电解质及维生素,

建议少量多饮以达到更好的吸收。

??

注意天气环境对运动安全的影响,

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环境中

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

若身体出现不适,请暂停运动并注意休息,

同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