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医来看,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造成血糖增高引起机体代谢紊乱的代谢内分泌全身性疾病。从中医来看,糖尿病是气血,阴阳失调,五脏六腑,胰腺功能紊乱,微量元素失衡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艾灸治疗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的艾灸方法:(1)悬灸;(2)艾灸器灸;(3)间接灸;(4)直接灸。
糖尿病人艾灸治疗的常用穴有:①足三里、中脘;②命门、脾俞、身柱;③气海、关门;④脊中、肾俞;⑤肺俞、膈俞、肾俞等。脾俞穴艾灸方法:悬灸,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每月一个疗程。取穴原理: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的基本病机是气血转化失常。人体中气血的转化主要依赖于脾,因此选择脾俞穴。
阳池穴、膀胱俞穴艾灸方法:悬灸,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每月一个疗程。取穴原理:阳池穴可清热通络、通调三焦、意阴增液,膀胱俞穴可利水通淋、清热利湿、通经活络,两穴配合脾俞治疗糖尿病,效果极佳。
命门穴、身柱穴、大都穴、胃俞穴
艾灸方法:悬灸,命门、身柱每穴位次20~30分钟,隔日1次。容易饥饿者加灸双侧的大都穴和胃俞穴。
取穴原理:增加胰岛素分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本院国医堂负责人中医专家刘玉峰
从事中、西医药理研究及中医临床工作23年,中医创新疗法第一人,从事中医内科专业。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专业特长:独特疗法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擅长治疗慢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衰弱,长期失眠,风湿病,慢性肾病,不孕不育,子宫肌瘤。民主建国会齐齐哈尔市医药卫生支部副主委;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政协委员;自然科学专门学会针灸学会会员;齐齐哈尔市心理咨询师理事;齐齐哈尔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