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0日,关于新冠病毒的五项研究成果被公开,包括“朋友盾”效应、“气味追踪”在线检测工具、新冠康复者被“边缘化”风险、新冠病毒快速检测工具和可能的视力损伤。国纳科技酱认为,这些最新研究成果的公布将有利于大家更好认识、防范新冠病毒。#趣说科技那些事儿#

新冠病毒三维模型示意图,图片源自网络

01“朋友盾”效应

《实验心理学杂志(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Applied)》的一篇文章研究描述了一种称之为“朋友盾(friend-shield)”的效应:人们意识或潜意识认为我们从亲朋好友那儿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会较低,因此往往减少甚至没有对应的预防措施。通过一系列五个不同的在线实验(每个实验有几百名参与者),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考虑与朋友在一起时,对新冠病毒往往不那么小心——即使他们在公共场所。

朋友聚会防护措施往往不到位,图片源自网络

朋友聚会防护措施往往不到位,图片源自网络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营销研究员埃琳·德弗里斯副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让公众了解‘朋友盾’效应,并通过考虑身体感染率和心理风险感知,对未来的流行病(pandemics)做出更全面的反应。”国纳科技酱对埃琳副教授“朋友盾”效应表示高度认可,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确存在类似现象,大家往往因为关系亲密而放松了特殊时期应有的预防措施,这是需要杜绝的一种现象。

02“气味追踪”在线检测工具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在线工具,这种在线工具通过询问人们对一些如咖啡、牙膏和芥末等常见家居用品的气味判断,其结果对新冠病毒的敏感度达到了79%,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无症状人群中仍然存在这种情况。这个名为“气味追踪(smelltracker)”的在线工具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名实验参与者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有气味的家用物品的强度和气味。在研究组中,名参与者呈新冠病毒阳性。

smelltracker通过算法发现潜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图片源自网络

在询问用户对5个不同的目标物的嗅觉和反应速度后,该工具使用一种算法来确定它们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虽然这项研究没有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但研究人员表示,它提供了有关新冠病毒与嗅觉之间联系的有用数据。国纳科技酱认为,这种在线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如果足够高,将非常有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大大减少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的数量,从而显著降低发现潜在感染者的成本。

03新冠康复者被“边缘化”风险

研究人员还对新冠病毒patients和肌痛性脑脊髓炎(ME/CFS)patients进行临床比较。发表在《健康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患有ME/CFS的人经常被边缘化或者说被歧视,并受到负面刻板印象的影响,他们评估了这种情况发生在长期新冠病毒patients身上的风险。

重视新冠病毒康复者被歧视现象,图片源自网络

研究人员说,由于新冠病毒patients许多也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因此其被歧视的可能性将比较小。但他们警告不要将长期新冠病毒patients政治化,并列出了一系列改善他们治疗的建议。国纳科技酱认为,对新冠病毒patients的歧视现象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提前预防。

04新冠病毒快速检测工具

一组美国研究人员与一家公司签订了许可协议,该公司计划生产和销售一种超快速、高精度的新冠病毒检测。该设备通过抗体和电子器件检测人体唾液中的新冠病毒,并可以在30秒内检测到病毒。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有90%的准确度,这与我们通常的核酸检测(PCR检测)具有一样的敏感度。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图片源自网络

而且只需要做一些调整,它就可以用于诊断其它问题。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员约瑟芬·埃斯奎维尔·厄普肖(JosephineEsquivelUpshaw)教授说:“目前还没有任何类似的设备。”国纳科技酱认为,有了这种检测速度快又相对准确的设备,就让我们具备了能够快速检测感染的诊断工具,如果我们还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并及时发现并处理携带新冠病毒的动物,那么长期来看我们就有了根除新冠病毒的可能,具体可以参考这两篇文章,《新冠病毒危害大,我们应如何应对?构建“四维防护盾”或是出路》,《为什么我们不能根除新冠病毒?疫苗作用有多大?我们该如何应对?》。

05新冠后遗症——视力损伤

同时,干细胞报告中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在视网膜细胞中感染和复制。这项研究集中在一项关于类器官的实验上:实验室中用于复制较大器官的微小细胞簇。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约塔姆·梅努钦·拉索夫斯基(YotamMenuchin-Lasowski)说:“这种视网膜类器官系统非常好地复制了人类视网膜的解剖复杂结构。”

新冠病毒可能导致视力损伤,图片源自网络

当与新冠病毒一起孵育时,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类器官可以生长病毒——一类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细胞尤其擅长生长病毒。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劳恩(ThomasRauen)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直接的病理后果,即使新冠病毒patients的视力损伤不常见,但我们的数据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的长时间新冠病毒症状可能包括退化性视网膜疾病。”

06结语

国纳科技酱认为,上述五项研究成果的公布很有积极意义:

重视“朋友盾”效应,加强个人防护

采用“气味追踪”在线检测工具自测,验证其准确性

防范新冠病毒康复者被“边缘化”的风险

验证新冠病毒快速检测工具的有效性

进一步研究可能导致的视力损伤现象

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毒株,图片源自网络

我是国纳科技酱,技术背景资深运营,百家匠心计划签约创作者,百家榜及优选计划上榜创作者,扎根空净/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二十年,用冷静、专业视角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科学认知。

重要声明:

此处所发表的文章是作者国纳科技酱原创作品,版权归国纳科技酱所拥有,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标明原创作者及出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