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每周同济健康讲座又开课了,今天的授课主题是《常见保健学位的定位及作用》,本次的授课老师是我院院长王坤泷。王院长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文化的熏陶,从小开始熟记各种中医汤头,对中医保健颇有研究。
今天到场的病人比较多,大家都所讲的内容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跟着王院长一起研究身体的主要穴位!
通过学习,大家认识了身体的穴位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也了解了如何用手指去定位穴位。
我们人体有四个最重要的穴位:1、足三里2、委中穴3、列缺穴4、合谷穴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四个穴位:
1、足三里:
位置: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便秘、泄泻,下肢痿痹以及强身保健。
作用:足三里所包含的经络就更广泛了,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这个穴位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保健穴。
按摩手法:拇指垂直下按,增加揉的动作,力度要大,不仅有酸麻胀的感觉,最好还要有一些窜的感觉。
2、委中穴
位置:腘横纹中点。
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急性吐泻、腹痛、丹毒等
作用: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通常只要是腰痛,按摩委中穴能减轻30%的疼痛。另一个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长年“一窍不通”的人,按摩“委中”穴有即时通气的作用。
按摩手法:急性腰扭伤的患者,“委中穴”痛点处点按2分钟,腰痛可即时缓解;鼻子不通的人,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
3、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取之。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牙痛、颈项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作用:1)此处按摩,有助于治疗偏头痛、头痛、颜面神经痉挛及麻痹、咽喉炎等头面部疾病。(2)手肘、腕无力及疼痛,半身不遂,可按摩。(3)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及咳喘等肺经病证,均可按摩
4、合谷穴
位置: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口眼㖞斜、耳聋、热病无汗或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
作用:可以治疗从头部一直到手的疾病,甚至于可以预防中风、牙疼、嗓子疼等疾病。
按摩手法:拇指屈曲垂直,做一紧一松的按压,按压的力量要强,应有酸麻胀的感觉,每两秒一次,每次做五分钟。
这四个穴位是身体最主要的穴位,学会按摩这几个穴位能应付平时我们遇到的很多疾病。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此外,阿是穴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学会穴位按压可以让我们学会一些自身疾病的处理方式,医院打针输液吃药的痛苦,所以,大家都认真学习一下噢!
健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