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泽穴归属“手太阴肺经”,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止咳平喘等作用,尺泽穴的位置: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键的外侧,详见本文图解尺泽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键,健的外侧即是此穴。伸臂,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凹陷处即是。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穴,合(水)穴。别名:鬼受、鬼堂。尺泽,“尺”,长度的单位;“泽”,指水之聚处。在“考骨度法”中,有从腕至肘定为一尺者,穴当肘窝深处,为肺经合穴,属水,扬上善指出水井泉,流注行已,便于入海,故名“尺泽穴”。肺经浊降的阴液在此汇聚而成小泽。(1)尺泽。尺,小也。泽,池也。尺泽名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何以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泽而非大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区域。肺应秋,属西方,为经过长夏之后的时序,土地干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经脉所属区域的干燥),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泽。(2)鬼受、鬼堂。鬼者,与神相对,神为天,鬼为地,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是肌肉层所主的地部经水。受,为收受、接受,指本穴为气血物质的收受之所。堂,为厅堂,指本穴为气血物质的聚散之处。鬼堂、鬼受之名皆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经水。
(3)肺经合穴。指肺经流行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侠白穴雨降后的地部经水,侠白穴所居为高位,尺泽穴所处为低位、为肉之陷处,上部下流的经水皆在此穴处汇合,故本穴为肺经合穴。(4)尺泽穴五行属水。属水,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其意有二,一是本穴的气血物质本身就是地部的经水,二是指本穴气血为肺经经水之源,起着对整个肺经经脉的润下作用,故本穴属水。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量少,性温热(即是血液)。气血物质的运行分二个方面,一是汇合本穴的经水循肺经下行孔最穴,二是穴内的经水不断气化并上行天部。汇聚肺经阴液并循肺经的地部渠道运行。
咳嗽、气喘、肺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中暑、肘臂肿痛、皮肤瘙痒、过敏、乳痈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止咳平喘。乳痈配伍穴位:少泽穴、膻中穴、尺泽穴、乳根穴疾病概述:发于乳房部的痈,统称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妇女产后,其病因有肝气郁结,胃热壅带;或乳汁积滞;或乳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感染热毒;或产后血虚,感受外邪,以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按摩顺序与技法:首先以拿捏法拿捏小指的少泽穴20次,再揉按膻中穴2分钟,接着按压尺泽穴30次,最后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稍微用力按压乳根穴3分钟。每天坚持直至完全康复。咳嗽配伍穴位:丰隆穴、强间穴、尺泽穴、列缺穴中暑配伍穴位:少商穴、中冲穴、商阳穴、尺泽穴尺泽穴配肺俞穴,适用于咳嗽、气喘;尺泽穴配少商穴,适用于咽喉肿痛;尺泽穴配合谷穴,适用于肘臂挛痛。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尺泽穴为肺经合穴,既具有合穴的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古代针灸医籍,治疗半身不遂多取阳经穴,如合谷穴、手三里穴、百会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现代医学一般会配合内关穴、尺泽穴等阴经穴,弥补了古代针灸医籍的不足。
用大拇指弹拨尺泽穴~次,能防治气管炎、咳嗽、过敏。(弯曲拇指,以指腹按压尺泽,每次左右各按压1一3分钟)。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缓解治疗肘痛、上肢痹痛等。(隔姜灸5一7壮或温和灸10一20分钟)。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咳嗽、心烦、呕吐等。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针感酸麻胀向前臂桡侧及拇指放散。注意事项:不宜疤痕灸,以免影响关节活动。针刺时掌握肘弯深度,太深可刺过穴下陷脉,导致出血,邪气内陷而气结于内,造成手臂不能屈伸。故直刺深度不宜超过1寸鬼受(《备急千金要方》;鬼堂(《千金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