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慢性的病理变化。以肩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名称较多,如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患者而称“五十肩”,因患者局部常畏寒怕冷,且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冰冷而固结,故称“冻结肩”,此外还有漏肩风、肩凝症等称谓。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慢性的病理变化以肩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名称较多,如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患者而称“五十肩”,因患者局部常畏寒怕冷,且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冰冷而固结,故称“冻结肩”,此外还有漏肩风、肩凝症等称谓。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部怕压而取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患者极为痛苦。本病临床分为风寒阻络与气血瘀滞2型。
一、风寒阻络
(一)症状
以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畏风恶寒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选穴 肩髑、肩贞、臂懦、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见图3-3-、图3-3-2、图3-3-3)
(2)定位 肩髑: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寸(指寸)。
臂臑: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髂连线上,曲池上7寸。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穴,然后刮上臂的曲池、手三里、外关。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刮拭肩部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先分别刮拭肩髃、肩贞,宜用刮板角部,出痧为度。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穴,宜重挂,由上向下刮。最后刮上臂外侧,由曲池,经手三里至外关穴,由上至下,用刮板角部刮拭中间不停顿,30次,出痧。
二、气血瘀滞
(一)症状
以肩部肿胀,疼痛拒按,夜间为甚,舌黯或有瘀班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选穴 肩髃、肩髎、阿是穴、阳陵泉。(见图3-3-、图3-3-4)
(2)定位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肩关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的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再刮下肢阳陵泉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刮拭肩部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先分别刮拭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宜用刮板角部,出痧为度。最后刮下肢内侧穴,由上至下,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其主要表现为:
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患侧侧卧。
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例如,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屈肘时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发生肌肉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臂上举不便、后伸不利等症状,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的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刮痧部位: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
肩背部——肩井、天宗。
胸部——中府、云门、缺盆。
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
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三、病例
康某,男性,39岁。患者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5月余。主因长期伏案工作,出现左肩部疼痛,昼轻夜重,劳则加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取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阳陵泉,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每周2次。第一次治疗后,病人疼痛即减轻,左肩关节活动改善。治疗个月后,患者左肩疼痛基本解除,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
好艾条,我们造,加点中药更有效!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
小儿白癜风如何治疗白癜风怎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