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违约成为现实
3月4日晚间,1纸债券的付息公告再度震惊市场。根据*ST北京医治白癜风最好医院超日公告,“11超日债”第二期利息8980万难以全额兑付,只能支付400万。至此,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内,首例债券利息支付违约事件正式产生。 受此影响,第二天交易所的一些相干交易品种出现明显下跌。5日的上证公司债指数和深公司债指数双双跳空低开,截至上午10点前,11中孚债下跌3.2元以上,12中孚债下跌2.50元,12中富01下跌1.711元,11华锐02下跌2.0元,12墨龙01下跌1.81元,12三维债下跌2.09元。到期收益率在8以上的相对低评级个券近乎全盘皆绿。相干债券收率不断刷新近期高点。 事实上,关于超日债可能违约的情况此前市场已有所预期。一方面,该债券此次整体付息额度较高到达8980万元,另一方面,该债券的发行公司,所处光伏行业不景气早已堕入困顿。公司已被*ST。由该公司实行利息支付的可能行非常小。 如此基本面,为何市场在相干公告后仍有大吃一惊之感? 其实,市场感到吃惊的并不是白癜风正规医院债券发行主体支付利息能力的丧失,而是地方财政和相干机构谢绝实行“兜底”的态度。纵观过去几年公司债市场上产生的几期濒临违约的风险事件,包括山东海龙、江西赛维等,最后均由地方财政实行了风险“兜底”。每次均是“虚惊一场”的结局,令相干投资机构养成了“本地债券不能违约是地方财政的一定选择”的结论。而这次却是在富庶的上海,爆发了首例违约事件,自然要令投资者有点意外了。 更令一些市场感到担心的是,未来和超日债背景相同的公司债情况还很多,包括同处相同地区和行业的公司债。超日案例1开,是否是会有绵延跟风?利息违约后,本金偿付是否是也会违约?乃至上述情况会否波及其他“刚性支付”品种,比如信托、合伙制企业等各类融资品种? 从种种迹象看,此次超日债的“违约”不是偶然,一方面,过去一年我国明显收紧了对地方财政收支的束缚力度,刚性支付的最后壁障的已显现缺口。另一方面,在信贷和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下,各地腾挪化解债券违约的财技空间较小。在一些资本市场意识发达的地区,以市场化方式应对相干事件恐怕是一个趋势。固然,上述处置一定是以不产生区域或系统性金融波动为条件的。 地方兜底不会绝迹,但违约已开始。中国融资市场的新的一页已缓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