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麻醉学杂志》年第6期
琥珀胆碱是目前临床上起效最快的肌松药,肌松作用完善,能为快速麻醉诱导提供理想的气管插管条件[1,2],然而其可导致术后肌痛发生,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琥珀胆碱在临床麻醉尤其是日间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本研究拟筛选琥珀胆碱导致术后肌痛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择期行头面部手术患者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20~30kg/m2,术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无神经肌肉疾病,无琥珀胆碱使用禁忌证(高血钾、颅内高压、大面积烧伤等),预计手术时间≤4h。
术前禁食、禁饮12h。入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和琥珀胆碱麻醉诱导,按照麻醉科医师的个人习惯在给予琥珀胆碱前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小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罗库溴铵或维库溴铵);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或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间断静脉追加芬太尼和非去极化肌松药。手术结束前常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预防恶心呕吐,静脉注射新斯的明拮抗残余肌松。拔除气管内导管后送入PACU。PACU停留时间30min且满足Aldrete评分10分后,送返外科病房或监护室。术后保留气管导管和术后24h内行二次手术的患者剔除本研究。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方法、琥珀胆碱剂量、麻醉诱导时是否预先注射利多卡因和非去极化肌松药、术中是否使用激素(地塞米松或甲强龙)和非甾体类镇痛药(帕瑞昔布钠)以及芬太尼用量等。根据术后24h内是否发生肌痛分为2组:肌痛组和非肌痛组。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保留气管导管,1例术后24h内行二次手术,1例术后谵妄,因此共纳入例。其中41例患者发生术后肌痛,发生率为27.2%。2组琥珀胆碱剂量1.5mg/kg比例、未预先注射利多卡因比例、术中未使用激素和非甾体类镇痛药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琥珀胆碱剂量1.5mg/kg和未预先注射利多卡因是琥珀胆碱导致患者术后肌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见表2。
讨论琥珀胆碱导致术后肌痛的发生率为1.5%~89.0%,一般在50.0%左右[3],通常在术后第1天发生。本研究中术后24h内肌痛的发生率仅为27.2%,不同于文献[3]中肌痛的发生率,可能与发生肌痛的机体种族不同有关。本研究中肌痛的发生部位以肩部和四肢为主,疼痛程度为轻度和中度,患者多能够耐受,不影响正常活动。
琥珀胆碱具有去极化作用,使肌肉收缩(即临床上所见的肌颤);肌纤维束之间不协调的强烈收缩,导致了肌纤维的断裂和损伤,引起术后肌痛的发生。有研究表明,预先注射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可抑制或减轻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颤,因此可能会减少肌痛的发生[4]。另有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肌痛的发生[5],因此术中使用激素或非甾体镇痛药物有一定的预防作用[6]。还有研究表明,肌痛可能与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有关,较大剂量输注异丙酚可减少琥珀胆碱导致的术后肌痛的发生[7,8]。Meta分析结果表明,预先注射利多卡因也可减少琥珀胆碱导致的术后肌痛的发生[9]。因此,本研究将琥珀胆碱剂量1.5mg/kg、未预先注射利多卡因、未预先注射非去极化肌松药、术中未使用激素和非甾体类镇痛药等纳为可疑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琥珀胆碱剂量1.5mg/kg和未预先注射利多卡因是琥珀胆碱导致患者术后肌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3.0mg/kg琥珀胆碱与0.5或1.5mg/kg琥珀胆碱相比,可明显减少术后肌痛的发生[10]。Meta分析证实,静脉注射小剂量琥珀胆碱(1.0mg/kg)与较大剂量(1.5mg/kg)琥珀胆碱相比,术后肌痛发生率更高[9]。推测可能是小剂量的琥珀胆碱更容易引起肌肉不协调的收缩,形成剪切力,导致肌肉受损;而较大剂量时,肌纤维收缩较为一致,因而不易受损,降低了肌痛的发生。至于琥珀胆碱的诱导剂量,则应根据患者的通气状况酌情选择。目前临床上倾向使用小剂量(如0.6mg/kg)的琥珀胆碱行麻醉诱导,目的是缩短肌松起效时间以及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避免在没有及时和足够的通气支持下的低氧发生[11,12],因此不能为减少肌痛而加大诱导剂量。利多卡因是钠通道阻滞剂,具有膜稳定作用,可抑制琥珀胆碱导致的血清钾离子浓度升高和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可能对肌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13],因此预先注射利多卡因可减少术后肌痛的发生。
本研究入选病例均为头面部手术,是对肌肉无牵拉或损伤的手术,因此排除了手术类型对术后肌痛的影响。有关手术类型对术后肌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琥珀胆碱剂量1.5mg/kg和未预先注射利多卡因是琥珀胆碱导致患者术后肌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07-29)
(本文编辑:王娟)
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北京公立看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