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它是我们身上少数只能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关节。膝关节又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较快。
膝关节的负重倍数
1.躺下来的时候,膝关节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3~4倍。
4.跑步时,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4倍。
5.打球时,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6倍。
6.蹲和跪时,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8倍。
例如: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关节约要承受kg的重量。(50*4倍)
人的膝关节只有15年的最好状态
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
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岁~40岁:
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
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岁~50岁:
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0岁以上:
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中老年人膝关节痛的原因
人到中年以后,膝关节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
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具体来讲,造成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慢性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和肿胀。查体可见滑膜积液、滑膜肥厚。
髌骨偏移:活动后膝关节酸痛无力,休息后好转,半蹲时疼痛。
膝关节内游离体:患者腿打软或有关节卡住感,髌下有摩擦音。
髌前滑囊炎:曾有外伤史,引起髌前疼痛,查体局部有压痛。
骨关节病:久坐或久蹲后起立、上下楼时,关节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
假性痛风:男性患者多,好发于膝关节。发作时肿胀疼痛、皮温高、功能受限。X线片表现半月板、关节软骨面钙化。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病变有膝痛症状。
膝关节不同部位的疼痛
膝关节外侧髂胫带疼痛。
膝关节前方疼痛,又叫髌股关节疼。
膝关节上方疼痛,可能是四头肌腱炎。
膝关节骨上方或上胫骨内侧疼痛,可能是滑囊炎。
膝关节酸痛的日常保健
路不要走太久,当觉得不舒服时就应立即休息。
不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
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势。如蹲马步。
不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
保持理想体重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注意保暖,可以穿长裤、护膝来保护膝关节。
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
避免外伤及过度劳动。
鞋子的选择很重要。一双合脚的鞋子,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关节承受的撞击与压力。
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
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
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
鞋底上带有防滑纹。
膝关节受伤时,该不该运动?
在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不合理的运动会导致二次损伤,久而久之,膝关节的半月板会因磨损而失去保护和缓冲的作用,重者可能走路都会不便。
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只能前后活动,不能左右活动。在膝关节已经受伤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保护,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易的前后运动,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但不适宜强烈活动,运动不够容易造成膝关节的僵硬,过度的运动会加速关节的磨损,但运动仍以关节不感到疼痛为度。
加强训练保健膝关节
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就能对膝关节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侧躺练习:左侧卧,膝关节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右手持约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
抬腿练习:站在一个稳固的长凳或台阶后面,右脚踏上(脚后跟不要悬空),并将重量集中于右脚,身体抬高,左脚脚趾接触台阶,坚持1至5秒钟。然后放低左脚,轻叩地面。重复8至10次,换腿。
架桥练习:平躺于地,膝关节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
伸腿运动:平躺,膝关节弯屈,脚平放于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缩拉带或毛巾,双手抓住拉带两端。用拉带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将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锻炼小腿肌肉和脚筋。重复该动作3至5次,然后换腿。
饮食:多吃含有维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补剂,都对膝关节健康有好处。
医院风湿二科我科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风湿免疫病专科,是沧州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治疗中心,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心,我科拥有最先进的免疫实验室及风湿病诊疗设备。每年有来自10余个省份的数百名患者在我科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科主任姜淑华,以精湛的技术和科普方面的不懈努力,推动了沧州风湿免疫学的发展,年荣获“河北省最美医生”十佳殊荣。我科每月邀请著名风湿免疫专家、全国反复性流产、不孕不育(胎停第一人)北医三院刘湘源主任会诊,在北京,刘主任的专家号一号难求,我们为风湿免疫病患者省去排队挂号的时间,直接与专家面对面。姜淑华主任医师姜淑华,女,主任医师,河北医院(医院)风湿二科科主任,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联盟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主委,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卫计委,授予河北省十大最美医生称号,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专业,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先后发表科研及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2部,曾赴日本进修学习,多医院、医院、北医三院进修学习,参加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及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专家特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免疫性胎停、反复流产、不孕不育)、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口腔溃疡)、过敏性紫癜、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尤其是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滑膜炎、关节积液的诊治,抢救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皮肌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和地点:
每周二、四、医院门诊楼二楼风湿免疫科门诊手机:
平利峰副主任医师平利峰,男,副主任医师,河北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曾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数篇。手机:
孙凤艳副主任医师孙凤艳,女,副主任医师,河北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手机:
王晓磊副主任医师王晓磊,女,副主任医师,河北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