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理念——精通解剖精确诊断精简治疗
病例
患者:赵某,女,65岁,退休。
主诉:肩、背、胸胁、腹部剧痛37天。
现病史:患者3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肩背胸胁剧痛,痛时大汗出,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50分钟左右,发作时间不固定,夜间痛甚不能入睡,轻时可吃止痛药维持,重时注射吗啡方解。曾就诊吉大三院,疑为肾结石,查腹部CT,未见异常,予止痛剂;就诊于吉大一院胃肠内科,疑为肠渗血,查腹部CT,未见异常,予解痉止痛剂无效;又先后到肝胆科、胃肠外科,检查均未见异常,建议去心理科(患者拒绝前往)。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现症:肩背胸胁腹间断性剧痛,胁部为甚,夜不能寐,每天疼痛严重时必须到急诊注射吗啡方止。
既往史: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18年。
查体:颈胸部夹脊穴压痛(+++),并向相应的肩臂、胸胁、腹部放射。
影像:自带影像资料厚约0.5厘米,颈椎核磁术后改变,其他未见异常。
治疗:针刀,选T1?T7棘突旁压痛(++)且向胁部痛区放射者。
结果:自诉疼痛减轻大半。
二诊:自诉治疗后再不用吃止痛药了,疼痛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夜间能入睡。胁肋部疼痛基本消失,肩臂部疼痛较剧。
治疗:针刀,C4-7棘旁压痛(++)且向肩臂放射者。
结果:肩臂部疼痛明显减轻。
三诊:自诉回家后肩臂疼痛已经不明显,但前胸、腹部疼痛加重。
治疗:针刀,双侧胸部压痛点(第3肋骨)、肩胛上角压痛点、腹部痛点。
结果:疼痛减轻。
四诊:自诉胸口及左颈肩交界处疼痛。
查体:左侧后斜角肌止点压痛(+)、T3?4?5棘旁压痛并放射至胸口痛区。
治疗:针刀,后斜角肌肋骨部、T3?4?5棘旁压痛点。
结果:胸口疼及颈部疼痛明显减轻。
随访:一周后来院致谢,诸痛大部消失,偶有小痛,对生活无影响。
病例讨论:
此患为近年接诊第二例无名剧痛患者,二者痛位不同,但痛性及体征确是异曲同工,故采用治疗思路相同,但第二例患者已有抑郁倾向,恐病重药轻,故以针刀治之。
第一例是医院护士,腹部剧痛,翻身打滚,全院科室主任会诊,做了全部相关检查未见任何异常,无奈每4小时注射一次吗啡,经介绍来诊。据痛位以脐为中心,考虑相关神经为T9?10?11,按压相应夹脊穴患者自诉感觉舒适(时为注射吗啡后3小时,患者要医院),考虑疼痛之源在脊神经,采用毫针针刺双侧相应痛点(近夹脊穴,三穴六针),患者顿感腹部轻松,15分钟后要求留针,半小时后拒绝起针(医院注射吗啡了),1小时后起针,自诉感觉如常人。二日复诊腹部略有不适,针后未再注射吗啡,治法同前,三诊症状基本消失,治法同前。一月后随访无复发。
此二例患者虽已治愈,但诊断仍难于明确。推理如下:症状以疼痛为主,沿肋间神经分布;查体夹脊穴处压痛(+),沿肋间神经放射;针刺(针刀)后疼痛立刻减轻,故病位定在肋间神经,诊断为“多发肋间神经痛”。临床常见肋间神经痛多为单发,继发于胸椎小关节紊乱之后,与此二案例不符。但祥而究之,还有其他原发疾病所致,如骨质增生,髓核病变,胸部软组织损伤,胸部术后,风湿性恶疾,外伤骨折,感染等。此二例考虑为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神经根所至(感染神经节则发为带状疱疹),故发病部位广泛,第二例兼有颈椎术后因素。齐博骨科读研期间,其恩师说对其过一句话,时至今日方有所感悟:“脊柱疾病患者神经根常受到牵张或挤压,供血障碍,抵抗力下降,神经节极易被病毒侵袭,发为带状疱疹”。此理推至二患,只是侵犯部位转到神经根而己。起效机制:针刺或针刀可松解神经根附近肌肉筋膜,局部减张减压,改善神经供血供养,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产物的吸收与转运,解除神经刺激;此外,神经干刺激术亦是快速止痛的可能机制之一。筋柔则骨正,故针刺针刀治疗关节紊乱引起的单发肋间神经痛亦效。
病症相关:
肋间神经痛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如刺痛,灼痛,酸痛,抽痛等,其特点多维持续性。可有一个或多个肋间受累,原发性的少见继发性多于胸肋关节错位,胸椎骨质增生,髓核病变,胸部软组织损伤,胸部术后,风湿性恶疾,外伤骨折,感染等有关,就本病而言并无严重后果,但应与胸绞痛,胸膜炎,腹内脏腹病及带状疱疹前期疼痛等相鉴别。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域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出椎间孔后再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明显。目前治疗肋间神经痛应用中药疗法、针灸疗法以及针刀疗法效果都非常显著。
解剖相关:
臂丛由第五、六、七、八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但有时第四颈神经或第二胸神经前支也参与臂丛的组成。臂丛由神经根发出穿椎体过锁骨,至腋下由各股神经支配肩臂的运动与感知。肋间神经是由胸神经前支共十二对,除第一和第十二对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分别参加臂丛和腰丛外,其余都不成形成神经丛的第一至第十二胸神经前支组成,其均位于相应的肋间隙内。上六对肋间神经均达各肋间隙前端,只分布于胸壁,下六对肋间神经(包括肋下下神经)则越过肋弓进入腹壁,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分布于胸腹壁,因此胸壁下部的病变可反射性的引起腹痛。肋间神经可因外伤、炎症、肿物挤压或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受损,肋间神经损伤的范围不同,其产生的症状也不相同。
作者:长春中医药大学黄文倩
齐博“腰腿痛精确诊断与简化治疗”
培训通知
立竿见影的疗效是每一名医者所向往的!
在“精准医疗”的社会大环境下,精确诊断、简化治疗日益成为各科医生追求的目标,“三精”(精通解剖、精确诊断、精简治疗)成为医生追寻的至高境界。精诊是简治的前提,解剖是诊断的基础,无论你是针灸、推拿、针刀、骨科、疼痛科、微创科的医生,还是康复师、健身教练,没有扎实的解剖基础作为后盾,诊断与治疗、评估与训练都将成为空谈!
这里,我们提供的是思路,给予的是方法,夯实的是基础,相信经过你和我共同的努力,必将为您的解剖与诊断治疗/解剖与评估训练之天堑变通途。
一、概要:
为什么现代腰腿痛发病率会如此之高?为什么古代腰椎病的记载是如此之少?为什么腰椎间盘会突出?为什么腰椎病会反复发作?为什么腰椎病不能彻底根治?“这里”将给出答案。
——知其然,晓其所以然,逆而治之,医之道也!
精确定位发病部位,找到症状的根源因素,缩小治疗靶点,省时省力,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大势所趋。精确诊断、简化治疗的时代已然来临!
本课程在精讲功能解剖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主线,注重整体观念,把问诊、查体、功能评价和影像有进行有机结合,在局部评价同时不忘整体对局部的影响;强调辨“构”论治,在详析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找到损伤的结构(肌肉、关节、间盘、筋膜、神经、血管等)及引发损伤的根源因素(体态、睡姿、工作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对病对证对因施治,防治结合,重在调衡(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二、授课内容:
1、腰部、骨盆、髋部、膝部、足踝部的解剖与功能解剖;
2、腰及下肢的常见痛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筋膜、肌肉、骨骼、关节触诊;
(2)结构评价、功能评价;
(3)筋膜病、肌肉病、韧带病、滑囊病、间盘病、关节病鉴别;
3、腰及下肢的筋膜手法、肌肉手法、正骨手法
4、现场案例分析(请自带影像资料)
(1)问诊:福尔摩斯式问诊思路;
(2)查体:追根塑源式查体方法;
(3)影像:四维+动态阅片模式
5?穿插内容
(1)X线、CT、MRI的四维阅读
(2)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与治疗机理探讨
(3)整复类手法的作用机制探讨
(4)拉伸疗法的本质探讨
(5)肌筋膜链的本质探讨与延伸应用
(6)推拿、针刺、针刀的选用原则
(7)临床经典案例解析
6?精典答疑(颈肩腰腿痛相关问题)
讲师简介:
齐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医院医院软伤科主任,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者,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脊椎病因学龙氏治脊技术研讨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发展促进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发展促进会非药物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病及运动损伤的精确诊断与简化治疗的研究。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将中医学、西医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进行有机整合,诊断力争定点定位定性定病定因,治疗追求立竿见影,溯本求源。颠覆原有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创立独特的、简而不能再简的的诊治体系(查体阅片整复治疗只需15秒)。创定向仰正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三向牵伸法治疗颈椎病、傻瓜推拿法治疗颈椎病、张力下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腰部调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环推髌骨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五步疗法治疗急性踝扭伤等。经典案例在中央4套《中华医药》、中央1套《生活早参考》栏目播出。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及著作10余部。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6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5项。多次赴美国、韩国、印尼讲学。
培训时间:年11月19-20日
培训地点:南京衍生健身工作室南京市江宁区利源南路55号牛首创意园。
报名方式:电话或白癜风的治疗费用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