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人体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小心瘙痒难耐,自己抓破健康防线!!!
尽管皮脂膜的弱酸性能有效抵御数万计微生物和细菌的入侵,然而受季节、地域、温度、湿度、饮食、情绪等因素影响,仍可造成皮肤免疫力降低,使皮肤变得脆弱、敏感。从而引发多种皮肤问题,比如最常见的皮肤干燥,最难忍受的皮肤瘙痒等。
那么,正值换季,我们要如何正确对待秋冬季皮肤问题,守护好人体健康第一道屏障呢?
秋季皮肤问题多数是过敏
通常来说,秋季干燥皮肤保养不到位,会出现轻微的皮肤干燥、瘙痒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瘙痒难耐,接触部位甚至出现红疹、水泡的情况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这种情况基本上来说就已经进入皮肤病的范畴。
医院皮肤科病例统计来看,秋季皮肤病多数是由过敏引起的。
所谓过敏性皮肤病,即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异常免疫反应,多表现为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对于过敏原明确的患者,要避免对过敏原的再次接触,如虾蟹、花粉、尘螨、日化用品等。其次,要进行系统用药治疗,针对不同皮肤病选用合适的外用膏剂和内服药,对于瘙痒强烈的变态皮肤反应,可谨慎使用抗组胺药。
秋季皮肤瘙痒辩证论治很重要
秋季皮肤病各类症状中,以瘙痒最为常见,也最难忍受。相比西医对瘙痒性皮肤病的繁杂应对,治标不治本。中医有其辩证论治的独特优势和实证疗效。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湿痒、热痒和风痒来进行实证论治。
风痒:即外感风邪所致,所谓“风盛则痒”。风邪犯肤,常发病急、瘙痒发作时无固定时间、固定位置,伴有恶风、微发热、头疼咽痒,多见于荨麻疹。风痒又有风寒和风热之分,风寒痒多遇暖缓解,而风热则多遇冷可缓解。风寒痒,宜疏风散寒,可用桂枝麻黄汤加减;风热痒,宜疏风清热,可用荆防方加减。
湿痒:即外感湿邪,瘙痒持续时间长,牵连周围皮肤,经久不愈,伴有皮疹、渗出,严重时会出现水泡、糜烂。多见于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等。
热痒:即外感热邪,发作时瘙痒剧烈,皮肤接触部常出现皮疹、发红、灼热,伴有大便干燥、小便黄、心烦喜食冷饮等。
湿痒和热痒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治疗上需清热除湿,同时注意滋补脾肾,做到益气养阴。
秋季皮肤瘙痒可能跟缺少这些维生素有关!
有临床研究表明,适量补充维生素A/B2/B6,对于防治和改善皮肤瘙痒、干燥等多种皮肤问题大有好处。
维生素A: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少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同时帮助锁住水分,让皮肤变得柔嫩光滑。富含Va的食物,常见的有深绿或红黄色蔬果、鱼肝油、鸡蛋等。
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2、B3和B6,适量补充对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保持血液循环畅通、改善皮肤功能、缓解皮炎皮疹、减轻皮肤瘙痒、改善抑郁情绪、消除皮肤斑点、治疗糙皮病等都有好处。多见于绿叶素菜、动物肝脏、蛋黄、糙米、全麦食品、豆类食物之中。直接服用B族复合维生素,要适量,以免加重肝肾负担。
除此之外,9种疾病要警惕!
除了秋天季节性因素导致的皮肤瘙痒问题外,一些自身的基础性疾病也可引发皮肤瘙痒问题。常见的此类疾病如:如血液病、尿毒症、肝胆疾病、糖尿病、甲亢、蛔虫病、艾滋病、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干燥综合征、神经性皮炎等。在排除外界环境影响和明确过敏原的情况下,对于情况不明的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秋季皮肤保养把好3道关
1.饮食调护:秋天干燥,人体易受风、热、湿邪侵扰,饮食不宜油腻厚重,以免生湿热。此外,皮肤病患者,如皮肤过敏者要少吃高蛋白食物,湿疹患者少海鲜、芒果、菠萝等,银屑病患者螃蟹和酒不能吃,皮肤瘙痒症患者尤其要忌辛辣,如辣椒、姜、蒜等。饮食上可适当调补脾肾,如板栗、胡桃、莲藕、山药等可以适量炖汤调补。
2.肌肤补水:可多喝温开水,适当使用加湿器将空气湿度保持在70%,洗澡不要太勤,水温不宜太高,避免使用强碱性洗涤剂,以免加重皮肤干燥。对于皮肤干燥的局部,可涂抹凡士林或性质温和的润肤露。
3.情志调养:情绪低落会影响脾胃运化、肠道蠕动和消化,最终导致人体毒素无法正常排泄,引发皮肤问题,如皮肤粗糙、暗沉、瘙痒等。在作息规律的同时,可趁着早晚空气较好,适当进行锻炼,提高免疫力,帮助舒缓情绪。
此外,还应及时治愈呼吸道疾病,避免如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致使长时间咳嗽,导致肺气虚弱,引发皮肤干燥、瘙痒,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姜燕生皮肤瘙痒中医辨证论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06.;
2.冷霜解放军健康秋季皮肤病患者的饮食调理.18
寻求文章推广、广告合作请与我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