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肌损伤综合征

“每晚躺在床上不到凌晨时分,由腰背部脊骨旁涌出来的难言酸痛,使我辗转难眠。要起身做腰部运动后才可以再睡,严重时要起床多次。总之坐久、站久甚至有假期想睡久些,腰背的疼痛就像‘闹钟’一样把我‘痛醒’。但走路和跑步反而没有问题。十多年来看过不少医生,也做过无数检查,包括全身检查都找不到病因,基本诊断是‘腰肌劳损’。为了治好这个‘怪病’,我到处寻医问药,但效果不理想。”53岁的曾先生感叹地说:“莫非真的是劳碌命?”

其实腰大肌损伤综合征是都市常见病。由于腰大肌在医学局部解剖和生理功能上主要是屈髋功能,因此往往被临床医师忽视。笔者翻阅许多医学书籍,发现描述的资料不多,尤其对腰大肌损伤临床表现、检查、治疗方面乃处于半真空状况。在三十多年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门诊中约有38%的腰痛病人,只要处理好腰大肌问题,许多背腰腿痛疑难病都可以迎刃而解。

腰大肌解剖特点:腰大肌起于第十二胸椎到第一至五腰椎横突前缘,下方在腹股沟与髂肌相连成髂腰肌,是体内最重要的肌肉之一。不仅是我们直立行走时,需要很大的肌肉屈髋和抬腿,还因为它的特殊解剖位置,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引起背下部、腰骶、腹部、腹股沟、大腿外、膝上,甚至大腿后靠外侧部的疼痛都与它有关。由此可见腰大肌不是屈肌这么简单。

腰大肌有特殊“运动枢纽”功能:因为腰大肌起点在第十二胸椎,它是附着于脊柱的特殊思维肌肉结构,保持腰部正常的伸缩、前屈、后仰、左右侧凸和轴向旋转八大活动度。腰大肌的损伤或劳损,可使脊柱平衡功能失调,脊柱的正常解剖、力学和生理关系改变。不仅在胸腰脊柱的相应部位出现症状,也可直接刺激神经、血管或间接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四肢和内脏器官而产生“脊柱相关病”。

临床症状:患者多自诉,曾弯腰俯身单手或双手搬取物件,突觉腰背部有抽筋、针刺等扭挫伤性疼痛,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腰背、腰骶部有反跳性压痛。慢性反复发作者腰背疼痛较轻,一般骨科门诊多诊断为“腰肌劳损”。

患者因姿势欠佳,甚至突然打个喷嚏,疼痛呈突然发作,腰背肌肉紧张、僵硬、疼痛。坐久起身腰部乏力疼痛,需家人搀扶或需双手支撑才能起身。只能侧卧,不能仰卧。如一侧腰大肌损伤,屈髋疼痛有时会放射患侧腹股沟隐痛,多怀疑与妇科、肠道病甚至阑尾炎有关。

腰大肌损伤综合征治疗方法如下:

(1)急性期多采用冰袋冷敷患处15至20分钟,每天3至6次;

(2)配合针灸在急性期用“浮针”疗法功效佳;

(3)中医整脊理筋疗法,配合腰大肌按压松解术有奇效;

(4)中药调治预防复发,临床多用“独活寄生汤”辩证加减。腰腹扯痛者配以“逍遥散”,久服效佳;

(5)功能锻炼:

(一)“飞燕”式练功法,可加强腰背肌的肌力;

(二)“单腿收腹放松腰大肌”运动法可拉伸腰大肌,巩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北京治疗白癜风在那个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