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年12月30日,今天是二九节气。
三九是冬病冬防的好时节
中医认为,三九寒天,是全年最冷的日子,这时,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体,都开始进入阳气衰微、阴气亢盛的状态,各系统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及关节疼痛等虚寒病症易发作或加重。
尤其是现代人普遍脾胃虚寒的厉害,三九天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九天调理方法以提升身体阳气水平为主,主要包括三九贴、三九灸、经方汤药等方法。
别着急,咱们一个一个说~
三九贴敷?
三九贴敷即“三九穴位贴敷”,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是在农历“一九”、“二九”和“三九”的时候,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起到促进经脉运行、抵御外邪入侵、提升身体阳气水平的作用。
“三九贴敷”与“三伏贴敷”是防治“冬病”相辅相成的治疗体系。
在此时将温热药物外敷于机体特定穴位,是对人体阳气的补充与促进,可以达到振奋阳气、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驱邪外出等作用,从而减少虚寒性疾病的发生以及改善虚寒类疾病的程度。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更有助于提高身体正气,冬病冬治。
如果夏天贴过三伏贴,现在千万别忘去贴三九贴。如果夏天没贴过三伏贴,到了三九的时候可千万别错过这重要的养生机会哦~
另外,小道经方认为三九天贴敷命门穴非常重要,命门是身体很重要的输出能量的地方。
传统的三九贴可以和命门贴想结合,形成效果更佳的三九命门贴。
中医依据这些疾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提出了“冬病冬治、夏病冬防”的理论,应用三九贴敷的治疗方法。
三九敷贴(简称“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疗法,即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经几个小时取下,达到夏病冬治与冬病冬防的效果。它是运用“内病外治”手段防治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内病外治”的理论,在“三九”时段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温补肺肾,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的功效,利用药物敷贴穴位,扶助人体的阳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
“三九贴”是“三伏贴”的延续和补充
凡是适合“三伏贴”的人群,都可以进行“三九贴”的贴敷;若能两者配合的话,效果更好。而“三九贴”用的药材多是辛温类的,尤其适合“寒症”体质者。
三九敷贴能散寒调血
古人用“拔、截、提、攻”来说明这种外贴药的治病特色。它不仅有消肿、拔毐、止痛、生肌等治疗作用,同时通过穴位外贴还能起到祛风散寒、调和气血、消痰痞、壮筋骨、通经络、祛风湿等全身治疗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此时利用药物渗透皮肤,贴敷穴位,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止咳的功效。
“三九贴”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选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
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6类疾病最适合三九敷贴
1.呼吸疾病:反复感冒、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
2.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
3.消化疾病:胃痛、胃胀、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
4、亚健康问题:免疫力低下、阴虚、阳虚等;
5.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6.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发烧、抵抗力低下等。
三伏敷贴时间
三九疗法时间为每年冬季冬至期间,3—4次为一个疗程,每次间隔9天,连续3~5年。
年-年三九贴的贴敷时间:
一九贴:一九:年12月21日至29日
二九贴:二九:年12月30日至年1月7日
三九贴:三九:年1月8日至16日
加强贴:年1月17日至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