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心烦心痛打心经
心经上班时间是中午11:00-13:00
这也是为什么中午要吃饭的原因,很多人也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不然下午容易昏沉。
经络循行:手少阴心经
主线:起于心中,下膈肌,分络到小肠;
其一支者:从心向上过咽喉,直上进入眼睛;
其二支者:从心出来,经过肺,在腋下出来,沿着大臂内侧,进入肘内侧,再沿着小臂内后侧,经过掌后端,到达小指尖内端。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胸闷、心前痛、腋窝痛、手臂内下痛,肘尖痛、小臂内侧痛、小指痛或麻等。
6.吸收不良问小肠
小肠经上班时间是中午13:00-15:00
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这个时间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高营养的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这也是晚饭吃少的原因。
经络循行:手太阳小肠经
主线:起于小指外端沿着手外侧上腕,直上沿着小臂外下侧,过肘上大臂外后侧,经过肩后角,绕肩胛外侧,过肩上,入缺盆,分络到心,再由咽部下膈肌,抵达胃部,再进入小肠;
其一支者:从缺盆沿着颈,上到两颊,至目外眦,再进入耳中;
其二支者,别颊上脸,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小指痛或麻、掌缘痛、手臂外下肌肉痛、后肩痛、肩胛痛、耳下痛、脸颊长痘、耳前痛等。
7.颈肩腰背靠膀胱
膀胱经上班时间是下午15:00-17:00
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经络循行:足太阳膀胱经
主线:起于目内眦,沿着额向上,交于头顶;
其一支者:从头顶两侧至耳上角;
其二支者:从头顶进入分络到脑,经过脖子,沿着脊柱抵达腰中,分络到肾,再进入膀胱;
其三支者:从腰中部下夹脊、经过臀部进入腘窝中;
其四支者:从后发际左右别下经过肩胛,沿着脊柱两侧,直达骶骨,从二合一进入腘窝中,向下经过小腿后部,由外踝后出来,循脚面外侧,至小趾外侧。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前额痛、头顶两侧痛、脑后痛、劲后痛、后背痛、骶部痛、大腿后面痛、脚掌外侧痛、小脚趾痛或麻等。
8.精力不足养肾经
肾经上班时间是下午17:00-19:00
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由于此时是工作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因此不宜过劳或者过食,可以清淡少量饮食后,适当做些舒缓的运动如散步等。
经络循行:足少阴肾经
主线:起于小趾下面,由足心斜行向内,出于然谷沿着内踝之后,在足跟前环绕后,向上沿着小腿后侧,到大腿股内后,经过脊柱,进入肾分络到膀胱;
其一支者: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进入入肺中,沿着喉咙,进入舌部;
其二支者:从肺出来,络心,注入胸中。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脚底痛、脚内侧痛、脚内踝痛、腿内后侧痛等。
9.失眠多梦调心包
心包经上班时间是晚上19:00-21:00
心包经主泻、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丰盛,易生亢热而致胸中烦闷、恶心,因此此时进餐的,建议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经络循行:手厥阴心包经
主线:起于胸中,属与心包络,下膈肌,分络到三焦;
其一支者:沿着胸部从胁部具体是腋下三寸的地方出来,上到腋部,再向下沿着大臂内侧,进入肘中,行走在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端;
其二支者:由掌中分出,循小指次指端出。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胸前痛、乳腺外上痛、大臂中线痛、肘窝痛、小臂中线痛、手腕痛、手心痛、中指痛等。
10.奇难杂症理三焦
三焦经上班时间是晚上21:00-23:00
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范畴;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时不要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经络循行:手少阳三焦经
主线:起于无名指之外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大臂外上肩,而交出胆经之后。入缺盆,分布膻中,散络到心包,下隔肌,进入三焦;
其一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部,过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再下颊至脸;
其二支者:从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过颊部,至目外眦。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无名指痛、手臂外中线痛、锁骨痛、耳后痛等。
11.结节肿瘤通胆经
胆经上班时间是晚上23:00-1:00
此时阴气最强,胆经会引导初起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因此宜多休养,同时如果胆有疾病的人如胆结石、胆囊息肉等,也会在此醒来,或者无法入睡,待到12点甚至1点后才能入睡。
经络循行:足少阳胆经
主线: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部,至肩上,再交出三焦经之后,入缺盆;
其一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后;
其二支者:由外眦分出,下大迎,过脸部下颊车,再下颈进入缺盆,直下胸中,经过膈肌,分络到肝进入胆,沿着胁部内,出气街,绕耻骨,横入胯中;
其三支者:从缺盆下腋,沿着胸,过胁,到胯部外侧,出膝盖外侧,沿着裤线直下外踝端,下过外踝之前,沿着脚面,入四脚趾外端;
其四支者:由脚面分出,入大趾,再沿着大趾骨内出,分布到脚趾甲和毛发。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偏头痛、耳后痛、肩井痛或木、肩前痛、两胁部痛、胯部痛、大腿外侧痛、小腿外侧痛、外踝痛、脚面痛、第四脚趾痛或麻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