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很多,比如过量运动和酗酒,但作为医生,我们还应警惕药物所致的横纹肌溶解。

1降脂药

(1)他汀类药物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所有他汀类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他汀降脂药和贝特类降脂药合用更易引起横纹肌溶解。同时服用环孢素、烟酸衍生物、伊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影响细胞色素的P酶系药物更易引发此症。

(2)贝特类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环丙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及吉非贝齐。贝特类药物的酸性代谢产物可以导致明显的粘膜损伤,药物还可能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对横纹肌可能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其次代谢产物大部分要从尿中排泄,如患者的肾脏功能减退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就可能影响药物的清除,使其更容易导致骨骼肌损伤。

2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目前上市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有三类:

(1)L-核苷类,以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齐多夫定为代表;

(2)无环磷酸盐类,以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为代表;

(3)环戊烷/戊烯类,如恩替卡韦。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肌毒性和肾毒性。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物主要见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的严重不良反应,和拉米夫定相比,替比夫定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统损害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肌痛、肌酸激酶增高、关节痛、横纹肌溶解。

3β2受体激动药

常见的短效β2受体激动药常用的药物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长效药物如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这类药物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机制可能与这类药物的高动力作用如震颤和激动等致横纹肌损害有关。

4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导致肌无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国内外均有喹诺酮类药物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报道。

5引起低血钾的药物

可以导致低血钾的药物有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锌、七叶皂苷钠。据统计,所有低钾患者中,约1%~3%会发生横纹肌溶解。

6麻醉精神类药物

(1)镇痛药物:阿片类,哌替啶。

(2)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3)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丁酰苯类。

(4)麻醉剂及神经肌肉阻断剂:安氟醚、琥珀酰胆碱。

这些药物大量服用后可致昏迷,使肌肉长时间压迫受损,进而引发横纹肌溶解。

另外研究发现,急性横纹肌溶解症的许多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与恶性高热和神经镇静剂恶性综合征(NMS)相关。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起NMS,这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迅速降低有关。

7甲巯咪唑

甲巯咪唑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使用甲巯咪唑期间可能出现肌痛。截至年9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共有20例横纹肌溶解症与甲巯咪唑相关的个例报告。去除1例疑似重复病例后,在19例病例中,13例甲巯咪唑是唯一的怀疑药品。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

来源:丁香园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