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有关情况。
8月29日0时至21时,新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例,其中,乌鲁木齐市15例(天山区7例、沙依巴克区2例、水磨沟区5例、米东区1例),伊犁州17例(伊宁市),塔城地区1例(乌苏市),昌吉州3例(呼图壁县1例、吉木萨尔县1例、奇台县1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7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70例。
截至8月29日21时,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53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例。
目前,全区疫情形势稳定,截至28日24时,新增阳性感染者连续8天下降。此次疫情涉及的地区中,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州已连续13天以上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吐鲁番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连续2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哈密市8月28日0时至今日21时无新增阳性感染者。
会上,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谦就广大市民和网友反映的受疫情影响贷款无法按期偿还问题进行了答复。
受疫情影响贷款无法按期偿还问题有解了。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受疫情影响隔离观察或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受困群众可向银行机构申请,对符合政策规定的,银行机构将采取延期还款、调整还款计划等措施,做到快审快办、应延尽延,缓解受困群众的还款压力。同时,积极引导银行机构落实受疫情影响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的有关规定,加强个人征信保护。
优化就诊全流程,制定“送诊接回”工作责任制,确保患者“送得去、接得回”。乌鲁木齐市通过网络、市长热线等多个渠道已有全面了解。一些急诊、急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医结束后,确实遇到不能及时返家的问题。
具体来说,一是就诊患者就诊或治愈出院后需社区研判才能回到社区,而基层研判能力不足、效率不高,不能够及时决定,导致患者返家时间拖延。二是出院前医疗机构要出具24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核酸检测报告结果有拖延现象,导致社区不能及时接患者返家。医院与社区之间协调沟通有时脱节,出院信息不对称,使该出院患者返家时间拖延。四是社区的保障车辆和人员紧缺,工作中往往顾此失彼、跟不上。
针对以上问题,经相关部门研究,乌鲁木齐市优化了送医、接诊、诊疗、出院流程。尤其在出院返家环节,制定“送诊接回”工作责任制,确保患者“送得去、接得回”。具体流程是:在患者出院前,各医疗机构先行整理好患者相关信息,提前一天告知所在社区出院患者名单。社区在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上报所辖区(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开展研判,并在24小时内反馈研判结果。社区要先行做好车辆、人员的准备工作。医院将出院证明及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交患者后,即刻通知社区,由社区安排专用车辆点对点接回,中途不逗留,全程实行闭环管理。同时,社区开展患者返家后信息登记和患者所在楼幢、单元的终末消毒工作。
会上,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局长刘付锡介绍了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开学情况。
“幼升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为主”的方式进行,于9月1日起分批次实施。今年的“幼升小”,即小学起始年级招生报名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为主”的方式进行,并于9月1日起分批次实施。区(县)教育部门结合当前防疫工作实际,制订了招生报名方案,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目前线上报名系统还未启用,9月1日开始登录注册使用。
前期,各学校已将招生条件、学区范围、报名方式、招生电话等信息公布在市属媒体平台上,部分学校还依托家校“钉钉”联系渠道线上推送了招生报名信息,目前还不清楚情况、尚未报名的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掌上乌鲁木齐等客户端查阅有关信息,也可直接拨打招生电话咨询。发布会后我们还将通过媒体公布各区县招生咨询电话。
此外,各学校还将与社区对接,及时将招生报名动态信息推送到学区所有的社区干部,由社区干部通过包户“圈群”扩散传播,以方便大家及时了解掌握招生入学信息。
各学校计划在疫情防控恢复到常态化后,针对零星未报名学生开展线下补报工作,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入学。
甘泉堡经开区、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和经开区(头屯河区)部分学校教师将分区分级、错峰错时返校,为线下教学做准备。8月29日,乌鲁木齐市38.66万名中小学生在线完成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报到工作,各校线下教学正在筹备。
甘泉堡经开区、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和经开区(头屯河区)的部分学校,正按“一校一策”“一班一策”摸排“两低地区”(居住地为低风险区、学校为低风险区)学生和“三低地区”(居住地为低风险区、学校为低风险区、下沉社区为低风险区)教师的情况,并建立健全信息台账,制定返校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分区分级、错峰错时确定返校批次和具体时间。
乌鲁木齐市38.66万名中小学生在线完成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报到。按照乌鲁木齐市疫情防控分区分级动态管理要求,教育部门采取“因校施策、动态调整”开学的防控措施,今日全市中高风险区及部分受疫情影响地区的学校已启动新学期线上教学工作,部分符合防疫安全要求的学校正筹备启动线下教学工作。
今日,全市38.66万名中小学生在线完成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报到工作。各学校采取多种教学形势,上好第一课教育。部分低风险区和无疫情风险地区的中小学今明两天线下开学报到。
各学校已结合实际,制定完成教学计划。在开展网络教学前,已提前排好课程表,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实践类作业,并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时间。抓好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等教学资源运用的技术衔接,为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外地未及时返乌学生,将点对点联系告知其就地参加线上学习。
外地学生如何转入乌鲁木齐市就学?看这!新学期有一些外地学生,需要转入乌鲁木齐市就学,要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来办理转学手续。
除毕业年级、高一新生以外的其他年级学生转学工作,在正式开学一周后进行。学生家长可提前准备拟转入学校的申请、户籍及有效期内监护人及学生的居住证明、房产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原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转学申请表等材料。
目前,有关区(县)教育部门已在网上公布了咨询电话,大家可以通过掌上乌鲁木齐等客户端查询。
会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副州长刘庆华就群众关切的伊犁州中小学开学政策问题进行了解答。
9月1日,伊犁州直中小学(中职)线上开课,幼儿园和小学1-2年级学生暂不安排线上教学。前伊犁州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关键、最吃紧阶段,伊犁州教育系统提前谋划,及时启动新生入学、开学准备工作。目前,普通高中的招生工作已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线上招生工作将于9月1日开始启动。州直中小学(中职)将于9月1日主要通过线上教学开学授课,各县市、学校安排线上教学教师在线讲授、辅导、答疑、互动,实现州直范围内城乡“同上一堂课”,确保教学质量。幼儿园和小学1-2年级学生暂不安排线上教学,各县市根据本县市实际情况开展线上“幼小衔接”和家庭教育指导。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根据各县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研判审核,及时恢复线下教学,并对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诊断,做到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
隔离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副州长回应。关于隔离点存在隔离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的问题。我们在集中隔离的时限上是严格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要求执行的,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采取“7+3”的管理措施,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隔离期满7天,解除集中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如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隔离期间无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鼻塞、流鼻涕、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的,可按程序解除集中隔离,转3天居家健康监测。为有效缓解伊宁市隔离资源不足的情况,对部分未出现阳性感染者或经研判不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点位,采取“5+5”的管理措施,即“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有部分群众反映隔离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这主要是因其所在隔离点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根据专家组对隔离点感染风险研判结果,综合考虑了隔离点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对部分隔离人员重新计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间。由于一些隔离点工作人员缺乏与隔离人员有效沟通,没有很好地讲清楚原因和政策,导致部分群众对隔离期限产生了疑惑。
会上,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亚武先生就离昌返昌政策和居民生活物资保供情况进行解答。
中高风险区确需离昌人员,经当日研判即可放行。情发生以来,昌吉州细化县市疫情指挥部和乡镇(街道)、社区责任,进一步明确人员离昌标准,做到一人一研判、一出行一方案。对无疫情报告的县、市(园区)人员,排除外溢风险后,可凭健康码绿码、48小时2次(每天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抗原检测阴性证明离昌;对中高风险区确需离昌的,由居住地所在乡镇(街道)、社区核实离昌原因,提交县市(园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判,属非密接人员、非隔离人员,当日研判即可放行,并安排居住地社区“点对点”送往交通站点。
来源
石榴云/新疆日报
原标题:《8月29日0时至21时,新疆新增1+13+36例,出院7例,解除70例;现有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