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ofascialpainsyndrome,MPS)是一种常见的引发急性或慢性疼痛的疾病,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一次或多次。
MPS被描述为累及局部肌肉并包含一处或多处扳机点(triggerpoints)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疼痛,一处或多处扳机点的存在是诊断MPS的必要标准之一。扳机点被描述为在骨骼肌纤维中可触及的紧张索条上高度局限且易激惹的位点,可见于全身各处肌肉,包括面部、颈部、腰背部等。
关于MPS疼痛的形成机制仍存在争议,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Simons等提出的“整合假说理论”,此假说将引发MPS临床特点的局部肌筋膜因素、生物力学和中枢神经系统因素相整合;
同时还融合了早前的理论机制,包括突触异常去极化理论、乙酰胆碱异常释放、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异常、乙酰胆碱受体异常活动、能量危机理论、肌梭功能异常以及运动终板假说。
此外,人体生物力学的异常应力以及肌肉的反复超负荷也是常见的病因学因素。尽管现在仍缺乏对于MPS诊断以及发病机制的统一认识,但临床上已有了许多对于MPS的治疗方法。
MPS的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肌肉松弛剂、热疗、针灸以及按摩等,这些治疗方法在近年有一些发展与改进。然而不同医疗人员与医疗机构所开展的治疗方法仍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统一的规范,同时也缺少循证医学的证据。本篇综述对于MPS最新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尤其重视对于前沿治疗的研究与证据的整理。本文未涉及药物、针灸、推拿及按摩疗法相关的内容。
物理因子疗法
电刺激疗法等经典物理因子疗法已长期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同时冲击波治疗、激光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被应用于临床。这些物理因子疗法通常具有无创、经济的优点,并且安全性更高,副作用少,尤其适用于不愿意接受注射或其他有创治疗的患者。
1.电刺激
电刺激治疗有不同类型,多年来临床上一直应用于对疼痛的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是一种经典电刺激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中。Milton等的临床试验证实,其对于MPS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电抽搐肌内刺激(electricaltwitchobtainingintramuscularstimulation,ETOIMS)是一种新发展的电刺激技术,通过一支单极肌电图电极针,刺激深部的运动终板,引发一次肌肉抽搐反应。
这种技术是对针灸及干针疗法(dryneedle,DN)的改进。Chu等关于ETOIMS对MPS疗效的研究仅提供了关于ETOIMS对于难治性慢性MPS疼痛疗效的Ⅳ级临床证据。需要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来评价ETOIMS对于MPS的治疗效果。
2.超声波与体外冲击波
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其机理是利用压电品体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能,通过其热能和机械作用,增强局部组织的代谢循环,促进肌筋膜组织再生、延伸,从而达到缓解局部疼痛和治疗的效果。
Ay等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单独运用超声治疗与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联合双氯芬酸的效果比较,结果发现两者治疗效果都比阴性对照(伪装超声治疗)显著提高。这为超声波治疗提供了Ⅰ级的临床证据。热能超声波治疗是一种传统超声波治疗的改进方案,有报道显示其具有松弛MPS部位软组织的效果。
近年来,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eorporealshockwavetherapy,ESWT)逐渐被应用于肌肉一骨骼系统疾病中。冲击波是一种脉冲声波,具有高压强性、瞬时性和宽频性的特点。与超声波不同,其频率涵盖可闻和不可闻声波,能以声能的形式穿越低声阻抗的介质,遇到高声阻抗介质时则转变为机械能,释放于高声阻抗介质。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冲击波在穿越人体组织时,其能量不易被浅表组织吸收,可直接到达人体深部组织。Jeon等的临床试验评价体外冲击波对于MPS的疼痛缓解与活动度恢复效果与注射和经皮电刺激没有显著性差异。
3.其他物理因子
激光治疗一直被应用于MPS软组织的治疗,但其止痛效果和起效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对其机制的相关理论包括“闸门理论(GateTheory)”和微循环系统刺激学说。
Dundar等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激光治疗对于MPS的治疗效果不显著;但Tullberg等的试验结果显示,激光治疗对于MPS疼痛缓解具有显著效果。关于激光治疗的效果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关于MPS磁疗法的研究并不充分,现有文献的实验设计仅能提供Ⅱ级和Ⅳ级临床证据。基于NaturalStandardData-base的综述对于MPS磁疗的推荐为C级(科学证据不足或者具有争议。
有文献报道,脉冲射频作用于神经组织治疗难治性疼痛,相较于持续高频电流具有神经损伤小的优点。仅有个案报道显示脉冲式高频电流治疗不同类型局灶神经病变有不错的效果,但缺少关于其治疗MPS疼痛的研究。
综上所述,不管是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还是新发展的物理治疗(例如冲击波、激光治疗)对于MPS的治疗都占有一席之地。但物理治疗方法可能更适合作为MPS治疗的辅助手段。
“分享是最美的行为”。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