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
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1.症状和体征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均可出现。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
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
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常常伴有晨僵。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扣花样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
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内脏病变。
2.实验室检查多数活动期患者有轻至中度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RF),但RF阳性也见于慢性感染(肝炎、结核等)、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
其他如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在30%~40%左右。
3.X线检查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关节和手及(或)双足X线片,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片。RA的X线片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将X线改变分为Ⅳ期。
RA的诊断标准、分期、功能及活动性的判断:
1.RA的诊断标准
(1)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如下≥4条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可以确诊RA。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受累(≥6周)。③手关节(腕、MCP或PIP关节)受累(≥6周)。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⑤有类风湿皮下结节。⑥X线片改变。⑦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2)年ACR/EULAR关于RA新的分类标准 总得分6分以上可确诊RA。
关节受累
得分
(0-5分)
血清学(至少需要1条)
得分
(0-3分)
1个大关节
0
RF和ACPA均阴性
0
2~10个大关节
1
RF和/或ACPA低滴度阳性
2
1~3个小关节(伴或不伴大关节受累)
2
RF和/或ACPA高滴度(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阳性
3
4~10个小关节(伴或不伴大关节受累)
3
10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受累)ZA
5
急性时相反应物(至少需要1条)
得分
(0-1分)
症状持续时间
得分
(0-1分)
CRP和ESR均正常
0
6周
0
CRP或ESR增高
1
≥6周
1
(3)年早期RA(ERA)分类诊断标准
年早期RA(ERA)分类诊断标准:
1)晨僵≥30分钟;
2)大于3个关节区的关节炎;
3)手关节炎;
4)类风湿因子(RF)阳性;
5)抗CCP抗体阳性。
14个关节区包括:双侧肘、腕、掌指、近端指间、膝、踝和跖趾关节;
≥3条可诊断RA。敏感性84.4%,特异性90.6%。
2.病情分期
①早期有滑膜炎,无软骨破坏。②中期介于上、下间(有炎症、关节破坏、关节外表现)。③晚期已有关节结构破坏,无进行性滑膜炎。
3.关节功能分级
①Ⅰ级功能状态完好,能完成平常任务无碍(能自由活动)。②Ⅱ级能从事正常活动,但有1个或多个关节活动受限或不适(中度受限)。③Ⅲ级只能胜任一般职业性任务或自理生活中的一部分(显著受限)。④Ⅳ级大部分或完全丧失活动能力,需要长期卧床或依赖轮椅,很少或不能生活自理(卧床或轮椅)。
4.RA病情评估
RA病情评估需结合临床及辅助检查,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项目包括疲劳的严重性、晨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关节压痛和肿胀的数目、关节功能受限程度,以及急性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等。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内治外治结合、针刀镜微创、同位素植入以及功能锻炼等。具体治疗方法可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甲氧补骨脂素能否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