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位朋友一起聊天时,她突然说左脚肿了,让我帮忙看看,左右双侧对比的确有一些异常,左侧外踝上方的凹陷几乎消失,脚脖子的地方明显鼓了起来,按压有浮肿,但不痛,问诊她最近没有磕着碰着的情况,外踝周围也没有明显的压痛点,主动背屈跖屈、内翻外翻也没有诱发疼痛的动作,走路无不适感,步态无明显异常,我就很纳闷这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初步的分析过后,思路开始向远端延伸,是不是经过踝关节的肌肉或者筋膜收到了刺激,疲劳性的肌肉收缩?一瞬间,胫骨前肌这个词跳进脑海里。后经确认,她前天骑自行车时间长了点,可能与骑车有关。
仔细触诊胫骨前肌,在上半部有明显压痛点,抗阻背屈时疼痛加重,反复检查小腿部其他肌肉无明显问题,就把问题锁定在胫骨前肌,采用肌肉能量技术和传统理筋手法加冰敷处理后疼痛明显缓解,次日,左踝部位恢复正常。胫骨前肌压痛点消失,足踝主动及抗阻运动无疼痛诱发。
事情解决了,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罪魁祸首胫骨前肌的解剖吧。
胫骨前肌
部位:小腿前外侧浅层。
起点:胫骨体外侧的上2/3。?止点:内侧楔骨内和第1跖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伸(背屈)、内翻。远固定时,使小腿在踝关节处伸,维持足弓。
注意事项:
1、在疼痛期间把跑步运动改游泳骑车较轻量运动,等不疼继续跑步运动。最好能够休息暂停运动,
2、在休息之后跑步数量量不能一下增加太快,循序渐进,加强力量训练。
3、如果发生胫骨前肌疼痛,要减少爬山或者是跑步机上爬坡的练习,这会增加胫骨前肌收缩。
4、经常进行爬山或者跑步机跑步运动,在运动结束之后,要注意胫骨前肌的放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