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局部表现,呈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炎。特征是病程慢,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关节畸形逐渐形成。常见的局部表现为关节隐病和关节僵硬,早晨起床时特别明显。关节呈梭形肿胀,有压痛,活动范围受限。晚期可表现为关节强直和畸形。故平时的日常饮食和注意事项尤其显得重要。

1、平时预防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其发病是因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湿、瘀、痰痹阻关节。所以,类风湿关节炎有气象关节之称,大多数病人对气候变化敏感,阴天、雨天、寒冷、潮湿,尤其是冻疮时关节肿痛均加重,往往使平时治疗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前功尽弃。应时时刻刻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再受风寒而使病情加重。另外在无风且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宜多晒太阳。

2、精神调理

(1)注意生活规律性,保证睡眠时间,以使机体得到充足的休养。

(2)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过度的精神紧张可使机体内内分泌产生紊乱,刺激血管收缩的物质如缓激肽、儿茶酚胺等增加,同样可使病情加重,伴有雷诺症状的患者更应高度重视。

3、饮食忌宜

合理膳食,注意取舍,均衡饮食,不可过度忌口,发现过敏食物应当及时停止食用,且以后不再次食用。饮食治疗只能作为缓解病人症状的一种辅助措施,正确调整饮食,也是预防症状再发的手段。不饱和的长链脂肪酸如鱼油等,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如硒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缓解,可减少疼痛和肿胀的关节数目,减少晨僵的时间、增加握力,缓解疲劳等。可以补充体内缺乏对缓解疾病有益的食物如维生素、藻类、虫草、蜂王浆、人参、蜂蜜等。不宜过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肥肉等,炒菜和烧汤也应该少放油,不宜过多的吃动物内脏,不宜过多的摄入过酸过咸的食物,急性期及阴虚火旺型病人不应过多的刺激性食品如麻、辣椒等。长时间服用激素的病人不应过多的摄入糖。此外,饮食中也不宜食用虾蟹等,因这些海产品属于发物,易引起疾病的加重与复发。

4、姿势防护

类风湿关节炎以多关节疼痛、发僵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由于肢体麻木、酸痛、屈伸不利、僵硬等情况,常常采取种种不正确的姿态和体位,以图减轻疼痛。因此在护理时患者的坐、立、行走等姿态均须注意,及时纠正,防止贻害终生。在疼痛减轻时,应进行有规律、有计划的功能锻炼,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保持肌力,防止畸形和肌萎缩。对于肿胀的关节,可用轻质夹板或文具固定,以防止关节孪缩畸形,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退,改善功能。在关节固定期应积极进行肌肉舒缩锻炼,并定期拆去固定物,作关节的功能锻炼。

康复治疗操

1、颈部运动:放松颈部,头向上下运动;慢慢向左右转动;双手握在一起放头

后,手肘尽量往后拉。

2、肩部运动:向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活动肩关节,做圆形运动。

3、手腕运动:手腕上下、左右活动。

4、手指运动:手指分开、并拢、手指屈伸;拇指与其它手指一个一个对指。

以上治疗简单易行,应于起床后和睡前进行,每个动作最少十次。

5、按揉手指:坚持每天双手交替按揉手指关节以达到缓解痉挛、疼痛、消肿的作用。

6、注意手部的保暖防寒、防湿、防风。注意保持各关节的正常功能姿势,以免发生强直畸形。

7、摇法:每天固定的摇动手腕、指掌、指间关节以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5、尊医嘱用药并定期随访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药物起效慢,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医生需要了解病人对药物的疗效跟副作用,并对药物进行调整。所有病人与医生应当保持密切随访关系,有利于对疾病的进一步治疗。同时需注意遵医嘱服药,消炎镇痛药应于饭后服用。有溃疡病、胃肠出血史及其他胃肠病者应慎用消炎镇痛药,并避免不遵医嘱滥用激素。最后,应鼓励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适宜地参加社交及娱乐活动,家属需予以理解并支持。

医院中医科(风湿免疫专科)

医生办公室-

护士站-

重庆市医院

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