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
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
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
可见寒邪对身体健康影响之大!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寒呢?
1、经常虚弱,容易疲劳;
2、手脚冰凉,怕冷;
3、容易腹泻,喜欢热;
4、月经总迟到,常有血块,易痛经;
5、腿脚容易水肿;
6、下肢容易无力,酸麻,易犯腰痛;
7、夜尿多
以上情况占两样就要警惕了!
体内有寒,病是不会轻易好的。推荐大家下面5个驱寒方法,坚持做,一定能把寒气驱除,让慢性病远离你。
一.食疗驱寒
暖全身,除百病
1.红糖姜茶
生姜的祛寒效果是数一数二的,中医认为,姜能升发脾胃之气,善于清除经络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
做法
用干姜、红糖各三克,开水泡十分钟,一周喝上两三次。但要记住“上床萝卜下床姜”,尽量上午喝。
2.羊肉炖萝卜
羊肉性温,能增加人体热量,驱赶寒气,抵御严寒,还可以修复胃黏膜,帮助调理脾胃。萝卜能消食化痰,能够帮助肺病患者化痰疾,还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做法
羊肉洗净切片,用酱油、绍酒浸入味。萝卜洗净去皮切片,香菜切碎。用色拉油将葱、羊肉炒一下,加入适量清水,加入萝卜,中火40分钟,下香菜用盐调味即可。
二.推揉腹部
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
小腹是最容易积聚寒气的身体部位,会使肚子发硬。肚子发硬经络不通,势必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
想要祛寒,可以从小腹入手,保持小腹温暖,寒气自然会消除。
做法
双手以肚脐为中心,先逆时针方向揉36圈,后顺时针方向揉36圈。早中晚各一次,注意饭后2小时内别做。
三.花椒水泡脚
热水泡脚,胜吃补药
坚持用热水泡脚也是很好的祛寒方法。俗话说:“热水泡脚,胜吃补药。”国医大师陆广莘的泡脚水里却比一般人多一味“作料”,这就是花椒。
花椒的辛辣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由内而外地加快下半身血液流通,不仅祛寒,还能消除疲劳。
做法
用一个棉布包5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开后用这个水泡脚即可。花椒包可以反复利用,用一个星期左右再换新的就可以了。
四.艾灸三穴位
艾灸祛寒气,浑身有精气
艾草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的功效,适当的艾灸对于祛寒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如果想要祛除体寒,可以适当灸疗足三里、神阙穴、命门穴等穴位。取穴后手持灸条在距离穴位皮肤2厘米左右处环旋熏灸,温热为度,每天灸10~15分钟,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胀感。
艾灸或是经常按摩此穴位,可以调节经络,使手指和脚趾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进而使手脚暖和起来。
2.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窝正中,为元神出入之所,被称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艾灸神阙穴,可以温煦肾阳、暖腰膝。
3.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坐直腰,以两手中指按住脐心,左右平行移向背后,两指会合之处便是命门穴的位置。
艾灸命门穴可以改善女性手脚冰凉、老年人关节怕冷等症状。
五.形成好习惯
寒气滋生没机会
寒气其实是被我们的不良习惯养出来的。寒邪淤在体内,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便不断堆积脂肪,并且无力排泄废物,乱七杂八的东西都堆在一起形成肥胖,要想驱寒就要形成良好的习惯:
1、在中医看来,子时觉至关重要,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
2、冬天尤其要注意保暖,特别注意肩关节、膝关节、小腹等位置。
3、动为阳,静为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常运动,气血才能不淤不堵,寒气不生。
天越冷,体内有寒气的人就越难熬,这5款祛寒保暖方快收好,祛走寒气,疾病会好的更快,再也不怕寒冷的冬天~这些靠谱的驱寒招别私存,推荐给朋友们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