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28岁,武汉人,和男朋友12年认识,17年准备结婚领证,当时民政局有免费婚前体检,于是就参加了。结果拿到检查报告单时,发现是乙肝大三阳携带者,男朋友家里人知道后不同意俩人婚事,男朋友毅然决绝地提出了分手。五年的感情就这样结束了,她不舍,哭泣过,也不甘过但也只能接受。自从乙肝闯入李楠生活后,她也积极地选择治疗,药成了她生活中的主旋律,乙肝药物有的是干扰素(针剂),有的是核苷(酸)类似物,一颗颗药丸像糖果一样,但抗病毒药物可不是糖,它并没有一丝丝甜味,长期服用,有些人会出现副作用,如尿毒症、肌痛等,也有长期服药的人出现耐药的情况。

在各种传染病中被误解最多的就是乙肝。作为“中国第一病”,乙肝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很多人对他们都避而远之。因为偏见,乙肝病毒患者不断地被漠视与歧视,因为治疗不得当,也一直被误解。由于人们对于乙肝的误解,很多病毒携带者在入学、求职时常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很多感染者表示,好像得了这个病之后被拒绝接触、被抛弃、被离婚感觉都是常事儿,甚至有人因为摆脱不了乙肝的阴影而选择自杀。

事实上,对于乙肝大家还是不太了解。在中国大约有-万的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者中有大部分患者是不会发病的,和正常人一样,终身不发病。当中只有少部分人经过一个潜伏期之后,他们肝的指数就会有变化会出现肝损伤,有了肝损伤之后就是肝炎了。从学术上说,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体液传播这三种途径。现在很多人得乙肝是因为父母有乙肝而被传染,如果成人通过血液传播的话,大概只有5%-10%的可能性最后造成慢性乙肝。对小孩子来说,如果从父母那里传过来的,由于小孩子的免疫系统比较不完善就有很高的几率变成慢性乙肝。其实,你要想被慢性乙肝患者传染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有好几种考量,如:第一,你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没有打过疫苗,你因为输血得了乙肝,你只有10%的可能性会造成慢性乙肝。第二,现在绝大部分人都是打过乙肝疫苗的,既使有病毒进来,疫苗是可以抵挡乙肝病毒的。第三,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握手什么的传染,这种概率是非常低的。

真的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家完全不用歧视。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正常握手、正常吃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因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上,乙肝病毒并不会通过以下渠道传播: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使用公共厕所或在公共游泳池玩耍或类似行为。乙肝不是绝症,很多患者也有临床转阴的案例。

对乙肝的恐惧许多时候是无谓的,乙肝并不可怕。歧视都在我们心里,越了解越不会歧视,往往就是未知造成恐惧。就和新冠病毒一样,在我们不知道它的时候,我们也曾恐慌过,但现在经过大家的努力,现在了解并研究新冠病毒之后,我们也能正常面对了。请放下您的偏见与歧视,多一些尊重与包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