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

有很多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要警惕流感再度袭来

关于流感

你可能想知道以下知识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包括多种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分为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丙型流感病毒主要引起散发病例,丁型流感病毒尚未发现感染人。

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而流感则全身症状较重。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高烧明显(38.9~40℃),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2.疼痛明显(头痛、咽痛、肌肉酸痛)3.疲劳乏力明显4.剧烈咳嗽明显少数严重病例可能发生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甚至死亡。

流感有什么流行特点

流感一般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高发,我省及一些南方地区还会出现夏季流行高峰。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另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人群密集且密闭的房间内通过气溶胶等途径也可以感染。

哪些人感染流感风险更大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01

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儿童与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出现流感样症状、严重并发症、收入ICU治疗和死亡的风险。那么,该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如何选择流感疫苗呢?

通常,≥6月龄的人群愿意接种且无接种禁忌的均可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最好在流感流行季前,建议可在9—10月完成流感疫苗接种,未及时接种的在整个流感流行季节均可接种。

02

个人日常防护

保持室内通风;平时注意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

增强体质与膳食平衡。保持科学饮食起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如何科学接种流感疫苗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南北方地区一般均会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感高发流行,南方地区往往还会在夏季出现高发流行。为保障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

对于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在接种剂次方面,建议:

6月龄~8岁儿童,如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时,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则接种1剂次。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是否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

对于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约见名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