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南山律在家备览》持犯篇弘一大师-遗著良因法师-导读

甲一、前方便

▲《资持》云:“通三方便,望后根本,俱名为前。”

前方便有三种:远方便、似方便、近方便(后面会详述),只要还没有进入根本时,都称为方便。之所以这三种都称为方便,是望着第二个根本时来说的,所以俱名为前。

所谓方便罪,“乃是趣果之都名”,“都名”就是总名,在趣向根本时,

果报成就的过程中,如果中途停止所结的罪,就称之为方便罪。这是解释它的名称。

“业未成前”,是说他造的罪业,还没有成就到根本时,因为“诸缘差

脱”,“差”就是参差,“脱”就是遗漏,因为有种种外缘的障碍,使得业要成就,有参差不足的情况,“故令此罪壅住方便”,所以让他在方便时就停住了,无法入于根本时。

这里就淫戒来举例说明结方便罪的情况。

第一个是讲到“远方便”:“如内心淫意,身口未现,名远方便”,内心发动淫意,想要行淫欲的事,但是“身口未现”,还没有动身业去造作,或者口业还没有讲出行淫欲的话,在这个时候就停住,称为“远方便”罪,此时是结下罪。

比如今天内心起了烦恼,计划要做邪淫的事情,但后来又想到自己是个佛弟子、是个持戒的人,不应该起这样的念头,就把行淫欲的心给断掉了,所以没有去做。但虽然没有做,就着前面思惟想要行淫欲的心,就要结远方便的下罪。

就《四分律》来说,如果你面对一个女众或男众,第一个念头只是起淫欲心还不结罪,必须第二个念头再次攀缘第一个念头,更进一步地起淫欲的计划、想法,才开始结罪。

如果只是一个念头打妄想,然后赶快摄心转回来,这对于在家或出家戒来说还是不结罪的,要等到第二个念头再次的攀缘才结罪。

但菩萨戒就比较严格了,菩萨戒只要一个念头瞥尔生起就结罪了。这是第一个”远方便。

第二个是“次方便”,动身口,但是没有到达前境,“前境”就是男女众

的境界。

比如他起了淫欲心,也因为这淫欲心的推动,发动身业走到了女众或男众面前,或者动口业讲了一些粗恶的话,但还没有与对方的身体相接触,这称为“次方便”罪,结中品罪。

第三个是“近方便”,“临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处以来,名近方

便”,“临至境所”就是到了男女众的面前,“身分相交”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与对方相接触,乃至只是接触到头发或指甲,

“未至犯处以来”只是还没有入道,(自己、对方的)男根还没有入到男二处、女三处之前,这时停下来不造作,是近方便罪,结重中罪。以上是讲到三种方便的情况。

结论:“已下虽轻重多少不同,大相可準”,以下杀、盗、淫、妄种种的戒,乃至八关斋戒等所有的戒都是一样的,

“多少不同”是指方便罪判法或者多少有点不同,但“大相可准”,大致上可以依着这个准则来判断。

也就是说杀、盗、淫、妄这四条重戒,都有远方便、次方便、近方便这三种方便。而饮酒戒等轻戒,就只有远方便和近方便两种方便罪,因为饮酒戒纵然具足犯了,也只是结中品罪,所以就不再结三种方便罪,只结两种方便罪。

比如今天想喝酒,在思惟的时候,就起惭愧心停下来了,这时结远方便的下罪。

如果想要喝酒,也到酒柜去拿酒瓶,拿起来时想想不行,我是一个受了酒戒的人,不应该喝,又把它放回去,这时已经到了境界眼前,而且也已经跟境界相接触了,但是还没有喝进去,甚至虽然喝了,但还没有吞下去,这时都还只是近方便、重的下品罪。等到真的一口吞下去时,才结根本、结中罪。这是讲到前方便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感恩三宝加持!

佛历年农历丙申年十一月二十三星期三

※※※※※※

(温馨提示:长按图片识别







































白癜风的危害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