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寨卡病毒有关的热点问题

寨卡病毒发现已经半个多世纪,并不为公众所熟知,这次疫情之所以引起WHO的重视,除了因为流行规模大,还由于高度怀疑这种病毒有可能引发新生儿小头畸形[24,25]或者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22,23,24,25,26]。

1.小头畸形:

小头畸形是指头围(枕额径)比同龄同性别者小2个标准差以上,临床表现为外貌特殊,智能低下,矮小,影像学表现为颅腔各径线显著变短,脑容积变小等。年10月巴西卫生部报道了寨卡病毒疫情和小头畸形的关系。在巴西东北地区,—年平均每年有例小头畸形患儿,患病率约为0.5/。但年1月1日至年1月30日,巴西共发现有例小头畸形病例,患病率上升至20/[26]。其中76例死亡。在例愿意接受检测的病例中,有17例病例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而在76例死亡患儿中,也有5例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同样,在波利尼西亚,回顾性的调查显示在年3月至年5月寨卡病毒流行期间共有9例小头畸形的病例,而往年该地区平均每年发生0~2例病例[22]。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2月10日的MorbidityandMortalityWeeklyReport报道了在巴西2例已经死亡的小头畸形患儿脑组织中发现了寨卡病毒,并在其中1例母亲的胎盘组织中也找到了寨卡病毒的存在。这2例患儿的母亲在妊娠的前3个月内均有疑似感染寨卡病毒的临床表现,这也是最直接的证据表明二者的关联性[14]。

2.GBS:

GBS是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又称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或对称性多神经根炎。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年7月,学者在巴西巴伊亚州对76例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其中42例确诊GBS的患者中有26例(62%)有疑似感染寨卡病毒的表现。巴西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年全国共有例GBS患者,比往年增加了19%。哥伦比亚同样如此,既往全年约发生例GBS,但仅在寨卡病毒暴发的5周内,就有86例患者确诊GBS[22]。回顾性分析[26]显示,在—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岛寨卡病毒暴发流行期间,有42例在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症状后发生了神经系统综合征并被诊断为GBS。虽然寨卡病毒和GBS具有时间关联性,但二者是否有关及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2、寨卡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80%为隐性感染。只有20%的病例会表现出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低热、皮疹(斑丘疹)、淋巴结炎、关节疼痛和肿胀(主要累及手、足)以及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症状持续2~7d后自愈[19,20]。极少数病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合并GBS[26]。近日,有学者在寨卡病毒合并小头畸形的患儿中发现特殊的眼部病变,表现为眼底黄斑萎缩[27]。

3、寨卡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WHO[28]公布的诊断要点及我国"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年第1版)"[29]:发病前14d内在寨卡病毒感染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并且出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临床表现的,符合疑似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如果出现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寨卡病毒、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者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热、乙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等任何情形之一者,都将被定义为确诊病例。寨卡病毒感染需要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鉴别。登革热往往高热起病,起病急,临床表现较重,但一般不会出现关节肿胀及结膜炎表现。基孔肯雅热也很少出现关节及四肢肿胀,除了发热及皮疹外,还会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损伤等表现。确诊仍需要实验室检查辅助。

寨卡病毒治疗以对症为主,患者应当充分休息,多饮水,目前尚没有特异性治疗或者疫苗。预防寨卡病毒的最佳方式就是防蚊、控蚊。由于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畸形可能存在关联,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格外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蚊子叮咬,避免前往疫区。

4、寨卡病毒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感染寨卡病毒后的临床表现较成人轻微。研究显示经母婴传播的新生儿,如果不伴有先天性的小头畸形,多无症状。而经过蚊虫叮咬后感染寨卡病毒的患儿,症状轻微。通过对波利尼西亚寨卡病毒爆发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0~19岁的寨卡病毒检出率明显低于20~50岁成人组,且临床症状较成人温和[19]。

中国大陆已经报道了2例输入儿童病例[30]。通过对近几年在亚洲、非洲及南美地区的10例3~16岁的寨卡病毒感染患儿的研究显示均有发热,其中2例有结膜炎,3例有关节痛症状,但都不伴有皮疹。还有2例伴有呕吐及腹泻症状[31,32]。而年自南美爆发的寨卡病毒流行以来,美国发现有8例输入性儿童病例,均表现有皮疹,且至少伴随一项以下临床表现:发热、结膜炎及关节痛。临床特点较成人并无特殊性。

目前寨卡病毒的疫情仍未能控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能够传播寨卡病毒的两类伊蚊国内均有分布。随着夏季的到来,寨卡病毒在我国发生本地传播甚至流行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

参考文献

以上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节选自:

蔡洁皓,曾玫.寨卡病毒的研究近况及诊治要点[J].中华儿科杂志,,54(8):-.DOI:10./cma.j.issn.-..08.

感谢原作者!

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导读(点击即可阅读):

儿童常见慎用或禁用药物一览表

小儿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2)

小儿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1)

小儿颅内低压征的诊断与鉴别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指南版(第二部分)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指南版(第一部分)

小儿中枢神经颅内病变定位诊断总结(1):端脑内病变的定位诊断

昏迷患儿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的区别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解读(上)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解读(下)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常见危象的诊断要点及处理措施汇总(1):颅高压危象与动眼危象

儿科常见临床急性的中毒的表现及主要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之大PK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路径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教你学会正确海姆立克急救法(含成人与小儿)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儿童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年9月)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美国儿科学会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黄金法则

孙国强:头CT/MR在儿科的应用(1)

教你全面了解PPD试验

小儿常见9种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原创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紫绀的鉴别与诊治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上)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下)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低钾血症诊治精要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苯酚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