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从豁年出生,河北人。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医院针灸科主任,国际培训中心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系全国名著名中医师带徒导师。曾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
祖传中医,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自年开始专门从事针灸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效果突出,深受国内外广大患者好评。尤其擅长治疗胃肠病、哮喘、中风后遗症、精神紧张症、各种痛证、风湿症、男女性功能减退、不孕症、痛经、小儿厌食症、大脑发育不全等。
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冬病夏治消喘”治疗哮喘的研究,曾获部级成果奖。著有《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粹》、《针灸百病经验》(西文版)、《古代针灸医案释按》《前列腺疾病治疗绝技》等著作计数百万字。
带有研究生,为国内外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
自50年代始,曾以针灸专家身份赴朝鲜、阿尔及利亚、法国、罗马尼亚、瑞士、波兰、日本、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医疗、教学工作。多次出席国际针灸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前右为田从豁宗亲、后立者为信息共享者田其文宗亲
信息来源:田其文
附1、《田从豁的养生保健经验》(王寅)
养生即人的生活方式、习惯及修养,其与后天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自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惯、行为嗜好等是决定一个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甚至家庭背景、所受教育、前人长辈的言行等均能影响人的一生。田从豁教授为全国著名老中医,虽80高龄,至今仍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其思维敏捷,头脑清晰,步履轻盈矫健,令许多年轻人自叹弗如。这是其注重养生保健、强调生活起居及饮食规律、主动调节情志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田老养生经验丰富多彩,包括传承家训、养身、养神、觉悟、兴趣、爱好。
田从豁:养生保健;学术思想
著名老中医田从豁教授,男,汉族,生于年8月。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研究员。全国名老中医第2批师带徒导师,医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60余载。八十高龄仍奋战在临床一线。头脑清醒,思维敏捷。针灸操作亲力亲为,针法娴熟,指力均匀。业余时间坚持读书看报。撰写文章,每年坚持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这与其多年坚持保健养生、调理身心密不可分。田从豁教授17岁人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毕业后于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拜朱链、高凤桐为师学习针灸。田老60余年来精于临床。勤于著述。所著有《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萃》、《古代针灸医案释按》、《田从豁临床经验》等,在国内外相关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本文根据田老口授及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1、个人养生保健经验
1.1慈母家训,立身之本
田从豁教授年8月出生在河北省滦南县普通农民家庭。外祖父曾为村中秀才,家境并不宽裕。其母刘文德贤惠勤劳,虽为普通农民。识字不多,没受过高等教育,但深明大义,心胸宽阔.教子有方。她生前常对子女们说:“不能只看眼前,不顾以后.要长里瞧,宽里看,不性急。忍一忍、让一让,天地宽”。她这样教育子女,且身体力行。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她老人家一生与世无争,相夫教子辛苦劳作。论资排辈,当属中医研究院建院的元老。但在名利上。田老一向看得很淡。哪怕是涉及到他自己应有的权益问题,田老也从不计较,他常对身边的同志说:“只要中医的东西不失传。谁出名都一样。”在生活上更是严于律己,从不以老干部、老革命、老前辈自居。医院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一家人长期蜗居在一间十几平米的斗室中,仍生活得其乐融融。很多手稿及书籍均是出自当时的这间斗室。这与其母“永远平等待人,谦虚谨慎、日久见人心”、“人多大,心多大。要宽容仁厚”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1.2恬淡宁静.志远长寿
田老生长在长寿家庭。家母百岁归安。生前为子孙缝衣补袜不计其数。临终前仍手不离针线。田母生前常反复叮嘱子女:人要宽宏大量,看得开、忍得住、放得下。无欲保健康。鼓励子女要有上进心,但不能有过度奢望。在这种家庭教导下,田老平时为人处世得让一步是一步,不动气、少动气,不发脾气,允许别人发表不同意见。在动乱年代.医院科室内人际关系复杂,医务人员之间互相抱怨、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相互拆台的事几乎每日发生。科主任可想而知是万人的出气筒,一句话、一个意见即可引发一场内战,田老总是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达观地处理好各种问题。田师经常告诫我们,不要从个人角度思考太多问题,凭良心爱心做事,不计较小事,得过且过,不做不该做的事。在职务升迁、荣誉享有、福利分配等各种问题上田老从不计较,亦不与人争执,正是由于田老雍容睿智的处事方法。在任职数十年间领导针灸科步步向前。在行医60余年中。在每日面对上百名患者。工作劳累、环境嘈杂、体力大量透支的情况下,能保持平稳心态。不急不躁、不慌不乱地治疗每一位患者。数十年行医工作没有与患者发生过口角,没有与同事红过脸。
1.3多劳作,喜交友、爱好广涉猎多生命在于运动。
田老平素喜好各种活动。70岁之前出门开会常骑自行车前往。或干脆以步代车。路途实在太远就乘公交车,很少动用单位公车。早晚经常外出散步、做操、运动。针灸工作本身是动手的工作,每日工作手足不停,身体活动量相当大,经常是超负荷运动,体力严重透支。但田老仍在空闲时间进行多种劳作:家中3-4平方米的阳台是田老的花房.种植着十余种花卉草木。甚至还有冲天椒。田老种的辣椒经常成为同志们餐桌上的佐料。田老经常是种植与观赏相结合。如将萝卜中空后内种白菜,仙人球中插种仙人掌,竞开出红色花朵与鲜绿的菜花相配,别有一番自然景象。有条件时田老经常到郊区活动,爬山、踏青、采摘。国内除西藏外其他省市都留有田老的足迹,国外亚非拉、欧美、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田老都曾到访。并在当地传授中医针灸知识。与此同时增进了对各国的了解。积累了大量应对不同地区、国家的各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同时也结交了很多朋友。田老有广泛的情趣爱好,能在80高龄保持敏捷的思维,灵活矫健的步履,亦得益于此。田老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读书看报.至今仍随时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白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