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优惠政策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7534607.html

神农宁腿汤专治不宁腿综合症

 

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病

  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病(periodiclimbmovementdisorder,PLMD)是以睡眠中肢体周期性运动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异态睡眠。PLMD和不安腿综合征联系紧密,,80%以上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入睡后可出现PLMS,,30%的PLMD患者同时患有不安腿综合征,二者均可导致失眠和睡眠质量的降低,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PLMD表现为在睡眠中肢体反复出现表现高度一致的肌肉活动,主要见于下肢末端,表现为类似Babinski征的大足趾背屈表现,同时可伴有膝、髓关节的屈曲。上肢末端偶也可见累及,表现为肘部屈曲。PLMS在NREM-I期和一II期出现频繁,慢波睡眠期发生频率减少,REM睡眼期消失。PSG检查可见患者于睡眠中反复出现肢体肌肉的收缩活动(持续时间0.5~5秒),一般间隔20~4o秒再次出现,同时可观察到脑电醒觉反应(一帧脑电记录中出现清醒期脑电图表现,持续时间小于一帧脑电记录时间的50%)或完全觉醒(一帧或以上脑电记录中出现50%以上的清醒期脑电图表现)。由于睡眠期反复出现觉醒或脑电醒觉反应,患者可主诉失眠或白天嗜睡,也有部分患者可无自主症状,而由家人发现其存在着睡眠中反复的肢体活动。

  PSG的检査对于PLMD的诊断有重大意义。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新修订的标准,单次肢体运动事件的定义为运动持续时间在o.5~5秒,振幅至少为生物定标(患者平卧,双下肢平伸,双侧大拇指背屈30°)时肌电活动振幅的25%。周期性的判断标准为4个或4个以上的单次肢体运动事件连续出现,相邻2个事件的间隔时间(从前一次肢体运动事件的开始到下一次肢体运动事件的开始)为4~90秒。双侧胫前肌的肢体运动事件间隔时间大于o.5秒可记录为2次肢体运动事件。部分肢体运动事件伴随有脑电醒觉反应,PsG上从肢体运动事件开始到脑电醒觉反应开始的间隔时间≤3秒,或从肢体运动事件

  结束到脑电醒觉反应开始的间隔时间≤1~2秒,可判定该次肢体运动事件伴有脑电醒觉反应。脑电醒觉反应对于PLMD的诊断非必需,但反复频繁的脑电醒觉反应可造成睡眠片段化(sleepfragmentation),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造成患者白天嗜睡以及认知功能减低。睡眠期肢体运动事件指数(睡眠期肢体运动事件总数/总睡眠时间,,PLM-I)和睡眠期肢体运动事件一醒觉反应指数(睡眠期伴有醒觉反应的肢体运动事件总数/总睡眠时间,,PLM-AI)可用于诊断和评估PLMD的严重程度。

  PLM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80%以上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入睡后可出现PLMS,,PLMS的出现频率与不安腿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相关,且不安腿综合征和PLMS均对多巴胺能制剂有效。因此部分学者认为PLMS是不安腿综合征的运动表现。但由于PLMS也存在于很多非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中,PLMD中不安腿综合征的患病率仅为30%;PLMS出现在入睡后(尤其是NREM睡眠I期和II期频发),而不安腿综合征出现在入睡前,二者出现的时相不同;不合并有不安腿综合征的PLMD患者并未发现在不安腿综合中发现的铁相关性多巴胺缺陷。基于这些证据,目前倾向于认为PLMD与不安腿综合征为不同疾病,二者存在着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去研究。

  PLMD的治疗与不安腿综合征治疗类似,治疗的主要药物为多巴制剂,包括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pramipexole)、罗匹尼罗(ropinirole),有效率可达90%。无法耐受的患者可用麦角胺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pergolide),但需注意培高利特的不良反应如心脏瓣膜纤维化、胸膜纤维化等。由于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入睡前,建议在晚饭时服用多巴制剂;PLMD的症状主要发生在入睡后NREM睡眠I期和II期,建议在就寝前1小时服药。除多巴胺制剂外,还可应用镇静催眠药(如氯硝西泮)、抗癫痛药物如加巴喷丁(gabapentin)、拉莫三嗪(lamotrigine)等,适用于因多巴胺制剂副作用无法继续服用的患者。阿片类药物如差考酮(oxycodone)、丙氧酚(propoxyphene)等,对于缓解PLMD的症状也有一定效果,但鉴于镇静、便秘、成癮等不良反应,国内较少应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