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

引言

关于腰腿痛的病因,过去认为是椎间盘突出,椎管、椎间孔、侧隐窝、脊神经根鞘的脊膜袖等狭窄引起的,而近年来研究与腰椎管外的解剖结构有关。近20年来,欧美国家的医生逐渐地把那些有肌筋膜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归类于触发点(triggerpoints)疼痛,也有学者称之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作者应用此概念、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8例腰腿痛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进行对照观察。

1材料和方法

设计:随机对照研究。

单位:医院民族科,医院骨科。

对象:—03/一01医院民族科收治的腰方肌触发点疼痛患者例。本研究的纳入标准:①病史:长期弯腰工作史,突然发作的腰方肌过用或跟随腰方肌过用发作的一个短暂时期后的疼痛;反复和慢性腰方肌过用而引起的肌痛。②腰方肌有明显的压痛点,痛点处可触及一个痛性拉紧的带状或条索状结构,有时可被手指推动。③腰方肌提升骨盆和侧屈躯干作用受限和肌张力较高。④快速触诊和针刺腰方肌痛点(触发点)有时可引起局部抽搐。⑤按压和针刺痛点(触发点)可引发疼痛和同侧臀部和髋部放射痛。(见图1)。⑥牵涉性的自主神经现象。排除标准:①x射线摄片、CT或MRI等专科检查有其他疾患并确诊。②有并发症。③经期妇女及孕妇。④病情危重。⑤住地过远,不能随访。符合上述标准68例,其中男55例,女13例;年龄:21~34岁6例,35~44岁15例,45~54岁25例,55~64岁20例,65~78岁2例。职业:干部35例,教师23例,工人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设计、实施、评估者:实验设计为第一作者,实施为第一、三作者,评估为第二作者,均经过培训。

方法:治疗原则主要牵张肌肉,其次是破坏触发点。治疗组用手法压榨和牵张受累肌肉,牵张前注射当归注射液(此时用注射针头反复穿刺破坏触发点)于触发点处镇痛,然后对受累肌进行两三分钟的持续性的牵张。辅助治疗时要长期补充多种维生素(B族),同时给予三七、复方丹参片及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并教患者掌握受累肌牵张法,自己在家中做牵张锻炼及主动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对照组用手法压榨和牵受累肌肉,牵张前注射10g/L利多卡因(此时用注射针头反复穿刺破坏触发点)于触发点处镇痛,然后受累肌进行两三分钟的持续性的牵张。辅助治疗时要长期补充多种维生素(B族),并教患者掌握受累肌牵张法,自己在家中做牵张锻炼和腰背肌功能训练。

评估标准:自拟评分标准共分为8分:0分无痛;1分轻度腰方肌触痛点;2分腰方肌疼痛,牵张后可缓解;3分腰方肌较为疼痛,有时有腰腿牵涉痛,牵张后可缓解;4分腰方肌疼痛,有持续性腰腿部牵涉痛,牵张后仍可缓解;5分腰方肌较为疼痛,有持续性腰腿部牵涉痛,牵张后加重触发点的疼痛,腰部活动稍受限;6分腰方肌较为疼痛,有持续性腰腿部牵涉痛,牵张后加重触发点的疼痛。腰部活动受限明显;7分腰方肌较重疼痛,有持续较重的腰腿部牵涉痛,牵张后加重触发点的疼痛,伴失眠、精神焦虑,腰部活动严重受限受限;8分腰方肌严重疼痛,有持续严重的腰腿部牵涉痛,牵张后加重触发点的疼痛,伴失眠、精神焦虑,腰部活动丧失。定义0分为治愈,1分为显效,2分为好转,3分以上为无效。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和症状自拟评分及疗效比较。

统计学分析:由第二作者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1参与者数量分析纳入患者6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半年,无脱落者。

2.2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

2.3自拟评分结果分析及疗效比较治疗前自拟评分治疗组总分为(3.54±1.19)分;治疗后为0分25例,1分5例,2分5例;对照组总分为(3.55±1.08)分;治疗后为0分20例,1分3例,2分2例,3分8例。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7,P0.0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2.4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所有患者在注射时均可耐受,无明显不适,无过敏反应发生。仅个别对照组病例出现短暂的肢体乏力。

3讨论

作者应用触发点疼痛的理论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松解粘连和变性软组织,由于肌肉牵张法对病变组织的机械性刺激,产生微量机械能,在病灶区机械能转变为热能,此热能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微循环通畅,加强了局部病变的营养供应,也能迅速带走病变部位堆积的致痛物质,促进炎症吸收。此外,作者用当归注射液做局部镇痛,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含多种挥发油,对物质代谢及内分泌有影响,并有镇痛消炎、补血调血功能,还能抑制、清除自由基,减少自由基炎症反应组织的损害。从而使疼痛症状迅速缓解,机体恢复伤前原有状态,消除肌肉的触发点,重新达到静态和动态平衡。牵张是指对有触发点的肌肉进行短暂地持续性牵扯(两三分钟),但由于对受累肌肉或肌群牵张会造成肌肉的痉挛性疼痛导致患者难以忍受和病情加重,因此必须用有效的方法阻断肌肉痉挛及其产生疼痛的感觉,使之有利于肌肉被牵张开后的镇痛治疗。对轻的单个触发点疼痛可通过双指压榨来破坏触发点加手法对肌肉的牵张,或用冷喷雾对皮肤快速冷却来抑制疼痛向中枢的传入。在牵张肌肉的状态下进行冷喷雾,还可使触发点处的短缩能被更大程度上的拉松而达到治疗目的。有些顽固性的疼痛要用反复针刺来破坏触发点;如果有增厚挛缩的筋膜张力带,触发点疼痛进入持续性筋膜性肌痛状态,就需要小针刀来扎断筋膜张力带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当然,最重要康复手段应该是积极而主动的腰背肌功能训练,因为人体腰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肌肉群体,平常的生活、工作当中并不可以进行训练,这可能是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较为常见的原因。

结论:强调腰背肌的训练,加强肌肉力量,牵张肌肉,破坏触发点,同时应用少腹逐瘀汤可改善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症状,缓解疼痛,促进炎症吸收,并且抵抗力的增强可减少肌筋膜炎症的扩散。

摘自:王俊,黄强民,龙启顺,应用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理论综合治疗腰腿痛:68例分析,中国临床康复,8(35):.

第八届上海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高级研修班信息:

举办时间:年9月19-23日

举办地点:上海体育学院科研楼(上海市杨浦区恒仁路医院内)

学习费用:1、每人元(含上课讲义1本、《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1本、《肌肉疼痛自我牵张治疗技术》1本、《全身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解剖位置挂图》2套、全部授课光盘、合影等);2、在校研究生凭学生证享受学费优惠价元(不包含全身触发点挂图);3、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住宿费:元/人/天(两人住),元/间/天(单人住);4、可开具会议机打发票。

报名方式:-,17873543,liulinst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