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沿革拔罐作为中国传统岐黄之术中一项重要的养生措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且在民间广为流行。古时候,人们采用挖空的动物犄角来拔出脓疮排毒止痛,所以称为“角法”。拔罐原理

拔罐时,用火燃烧罐内空气,使之内部产生负压,随即吸附于皮肤表面。利用局部热刺激、负压吸引作用,来达到逐寒祛湿、祛除淤滞、拔毒泻热、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

通过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脉,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进而令人形体健旺、精神饱满。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急性及慢性肠炎等;

3、疼痛性疾病: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膝痛、裸部痛、足跟痛、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颈肌痉挛、腓肠肌痉挛、面神经痉挛、隔肌痉挛等;

4、妇科疾病:痛经、闭经、月经过多、盆腔炎等;

5、外科疮疡方面的疾病:多发性毛囊炎、下肢溃疡、急性乳腺炎、带状疱疹等。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本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适应症1、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2、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3、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4、亚健康、慢性疲劳等。禁忌症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医院治疗,禁用本疗法。2.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均不能用本疗法,如初愈也不宜采用。3.饱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刮痧有恐惧者忌用本疗法。刮痧拔罐注意事项1.治疗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治疗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2、刮痧拔罐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女性经期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4、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5、同一部位,拔罐的斑痕,“痧”未消退前,不可再进行拔罐刮痧等。6、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医院皮肤科针对亚健康人群推出刮痧、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帮您“刮出健康,拔出美丽”,欢迎前来体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