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变的换季时节是冻疮的高发期,潮湿的环境是它的帮凶,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较其他部位来说稍差,所以,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另外,女性肢体末梢循环常较男性差,儿童末梢循环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差,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较健康人群差,因此,这些群体更容易被冻疮“叮”住不放。而局部衣物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的话,也会诱发冻疮。不过,在相同环境下,并非每个人都会生冻疮。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冻疮患病与否与遗传也有关系。基因使得个体对寒冷和潮湿的反应存在差异,让某些人天生易感冻疮。
温暖让你更难受
虽说冻疮是常见小病,但要赶走它却并不容易。冻疮有反复复发的恼人特性,往往连续几年都会在同一部位发作。更恼人的是,冷时还好,一旦进入温暖的环境,冻疮部位会变得红肿,刺痒无比,严重时刺痒变为疼痛。
对于冻疮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防;当你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手、脚、脸、耳部的保暖,防寒防水都要做到。那些易生冻疮或者你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千万不要以自己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
?穿衣宜宽松,不可过紧,避免末梢循环不良。
?平日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
?有人感到手脚冷时有火烤、热水烫等复温习惯,这并不利于冻疮的预防。冬日用搓雪,捶打等方式御寒也不可取。
?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可饮酒,因其会加速热量的散失。
?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平时应注意控制血糖。糖尿病易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冬天要特别留意手足,防止因疏忽造成严重后果。
治:
?对冻疮的治疗主要是舒张血管、促进愈合、防止感染。
?舒张血管的药物有很多种,医生会视情况选择口服或者静脉给药。
?促进愈合方面以外敷药膏、加强保暖为主。如果冻疮处表皮完整,可以擦冻疮膏,每日温敷数次(不要热敷,热敷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的迹象,可外擦百多邦或服用抗菌药物。冻疮较重发生水泡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疱类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
1.忌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温暖的环境中可给病人少量热酒,促进血液循环及扩张周围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宜饮酒,以免增加身体热量丢失。
3.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尽早活动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保护肌腥和韧带的灵活性。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