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年10月发表在《AnnInternMed.》的一个病例报告首次表明,罗苏伐他汀可能导致巨细胞性动脉炎合并风湿性多肌痛(PMR)。
本文描述了一个78岁的女性在重新暴露于他汀后因巨细胞性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PMR)而于年12月就诊的病例。涉及的问题包括根据实验室研究得出的患者红细胞沉降速度和血小板计数、颞动脉活检标本的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巨细胞性动脉炎和PMR的诊断。
病例报告:一名78岁的女性于年12月因臀部和肩部肌肉疼痛以及晨僵而就诊。该患者有阿托伐他汀10mg/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共9个月、坎地沙坦8mg/天和比索洛尔2.5mg/天治疗高血压的病史。实验室研究结果为,红细胞沉淀速度(ESR)为61mm/h,血小板计数为×个细胞/L。患者确诊为PMR,并且建议停止阿托伐他汀治疗。之后,其症状逐渐缓解。就诊5个月后,其ESR正常,为13mm/h。年2月,该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5mmol/L(mg/dL),并且恢复罗苏伐他汀5mg每周两次的治疗。之后,其PMR症状重新出现,并发生了进展,患者自我报告具有视力障碍。该患者颞动脉触诊时具有压痛。颞动脉活检标本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为全动脉炎,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带有巨核细胞的巨噬细胞。同样注意到,该患者具有带有明确管腔狭窄的内膜增生。实验室检查结果为ESR为95mm/h,C反应蛋白水平为.0nmol/L。由此确诊为巨细胞性动脉炎合并PMR。停用罗苏伐他汀,改用泼尼松龙40mg/d治疗,剂量慢慢降低。其症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后减轻,ESR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降到6mm/h和低于95.2nmol/L。年6月,停用泼尼松龙。几个月后,PMR和巨细胞性动脉炎再次恶化。此时,该恶化并非由他汀治疗而导致。该患者重新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直到其于年2月死亡时仍有较好的应答。
总之,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罗苏伐他汀可能导致巨细胞性动脉炎合并PMR的病例报告。有趣的是,该患者之前使用阿托伐他汀后出现PMR首次发作。我们认为,当患者因臀部和肩部肌痛合并晨僵就诊,同时接受他汀治疗的时候,就要怀疑PMR。
欢迎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科。本科是三门峡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风湿科为技术依托,采用中西医续惯治疗各种风湿病,能迅速控制病情;其风湿病诊疗技术居我市领先水平。独家引进先进的中医舌面脉四诊仪,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健康管理”。
咨询电话-8116-
也可扫描下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头上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