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片,适应症为高胆固醇血症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或混合型高脂血症(相当于Fredrickson分类法的IIa和IIb型)患者,如果饮食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应用本品可治疗其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载脂蛋白B(ApoB)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与其他降脂疗法(如LDL血浆透析法)合用或单独使用(当无其他治疗手段时),以降低TC和LDL-C。冠心病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如:糖尿病、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等)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者,本品适用于: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降低血管重建术的风险,降低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降低心绞痛的风险。

病人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控制,在整个治疗期间也应该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控制,在整个治疗期间也应维持合理膳食。应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线水平,治疗目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

阿托伐他汀每日用量可在1天内任何时间1次性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长期服此药治疗可维持疗效。

肾脏疾病既不会对本品的血浆浓度产生影响,也不会对其降脂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无需调整剂量。

常见不良反应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便秘、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和腹痛,通常在继续用药后缓解。临床试验中低于2%的患者因与本批有关的不良反应儿中断治疗。

胃肠道异常:便秘,胃肠胀气,消化不良,恶心,腹泻。

免疫系统异常:变态反应。

精神:失眠。

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头痛,头晕,感觉异常,感觉迟钝。

皮肤及其附属物:皮疹,瘙痒。

骨骼肌肉异常:肌痛,关节痛。

全身异常:衰弱,胸痛,背痛,外周水肿,疲劳。

客观检查: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不过这些改变通常是轻微、一过性的,并不需要中断治疗。所有患者中发生的这些改变均与剂量相关并且都是可逆性的。

禁忌

本品禁用于以下患者:对本品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活动性肝病患者、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且原因不明者;肌病;孕期、哺乳期及任何未采取适当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

注意事项

肝脏影响:开始治疗前应做肝功检查并定期复查。患者出现任何提示有肝脏损害的症状或体征时应检查肝功能。转氨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应加以监测直至恢复正常。如果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建议减量或停用本品。过量饮酒和/或曾有肝脏疾病史患者慎用本品。

对于既往有出血性卒中或腔隙性梗塞史的患者,如何平衡强化治疗(80mg)的风险与获益尚不确定,在开始治疗前,应仔细考虑出血性卒中的潜在危险。

治疗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及时报告肌痛、抽筋或无力(尤当伴有不适或发热时)。弱正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以上症状,应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PK)。一旦发现显著升高(超过正常上限5倍),应终止治疗。

如果肌肉症状严重,引起日常不适,即使CPK水平小于等于5倍正常上限,也应考虑终止治疗。

当患者正在接受可增加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的药物治疗时,建议从较低剂量开始阿托伐他汀治疗。合用环孢菌素、克拉霉素和伊曲康唑时,应当考虑降低阿托伐他汀的最大剂量,同时进行适当的临床监测。

对半乳糖不耐受、人乳糖缺乏、或有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等罕见遗传疾病患者不应服用本品。

老年用药

在7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推荐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其疗效及安全性与普通人群没有区别。

药物相互作用

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发生疾肌病的危险性,如环孢菌素、纤维酸衍生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咪唑类抗真菌药或烟酸。在这些药物与阿托伐他汀必须合用的情况下,应当仔细考虑联合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当患者正在接受可增加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的药物治疗时,建议从较低剂量开始阿托伐他汀治疗。合用环孢菌素、克拉霉素和伊曲康唑时,应当考虑降低阿托伐他汀的最大剂量,同时建议对这些患者进行适当的临床监测。

柚子汁:建议服用阿托伐他汀患者不应同时摄入大量柚子汁。

利福平:建议阿托伐他汀与利福平同时给药,以防降低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的显著降低。

口服避孕药:本品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时,炔诺酮和乙炔雌二醇的血浆浓度增高。选用口服避孕药时注意其浓度增高。

考来替泊(消胆胺):而要合用的降脂效果大于单一药物使用的降脂效果。

华法林:本品与华法林合用,凝血酶原时间在最初几天内轻度下降,15天后恢复正常。即便如此,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加服本品时应严密监测。

介入科-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