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缺乏也是导致慢性肌肉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最多见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不足。它们可以造成持续不愈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慢性感染,许多慢性病毒和寄生虫的感染可以造成这些营养物质的耗损,而引起持续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或纤维性肌痛。

维他命B12缺乏是最常见原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且内源性合成减低,所以15-20%的65岁以上年纪多见。目前这个比例还有上升趋势22;23。进一步来讲,由于对维他命B12的吸收和利用通路在机体比较复杂,还有许多可以造成减少吸收和代谢活动的变异在体内发生,一旦出现都可以导致维生素B12的体内缺乏。叶酸可以帮助纠正维生素B12缺乏的贫血,但无法纠正在神经肌肉发生障碍的问题;于是,恶性贫血常是维生素B12缺乏的重要标志;但是,维生素B12的缺乏也可以不表现出贫血,而直接表现出肌神经系统的麻烦。或者在贫血被查出来以前,已经有神经受损的表现。很明显维生素B12缺乏的非血液学变化所显示的是神经功能失调,而且常联系到脑(意识障碍)、脊髓(结合脊髓退变)、周围神经(神经痛)。而最多见的就是这个周围神经痛,这种周围神经疼痛是一种弥散性的肌肉的痛症,并且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和纤维性肌痛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给予维生素B12的治疗可以改善这种慢性肌肉疼痛,协助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和纤维性肌痛。如果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低于pg/ml,可以血中的甲基丙二酸和高半胱氨酸,将它们作为检测维生素B12代谢性异常不足的标记物。但是,最困难的是即使没有甲基丙二酸和高半胱氨酸抬高的现象,还是可以出现维生素B12代谢性异常的情况;所以临床医师对这类病人的诊断时需要多多考虑和多加注意。

铁在体内是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参与细胞能量的产生,如果细胞能量产出发生问题可以很大的机体麻烦;因此,缺铁会引起机体疲劳,耐力差、以及严重的肌肉疼痛。所以,铁在血中的含量与慢性肌肉疼痛也有关系。当肌肉的铁蛋白被耗尽到15ng/ml,就会发生铁的缺乏。一般来说,女性在12-49岁时期最容易发生缺铁的情况,这个时期的女性铁的缺乏所占比例是9-16%;特别是美国黑人和讲西班牙语的人群可以占到19-22%。所以,一旦机体缺铁在临床上需要补给铁剂。

补给一般从两方面入手,口服和静脉补给。机体缺铁一般参照铁在血液中水平,常与贫血有关。血液中铁的高低也随着年龄和性别变化有不同,女孩青春期常见到是血液中铁会下降,这种情况常常是因为青春期月经使血液丧失,血液中的铁也跟随着丢失。但到了成人期,铁的储存量会出现一次升高,然后到了经绝期的妇女又出现再一次的升高。这种波动性的变化对于评估铁的储藏量和评估铁作为肌肉痛的一个可能因素非常重要;而且,铁的储藏量还有多少可以通过测量血清中的铁蛋白含量来评价。在贫血时,铁蛋白在血清中的含量常常低于10ng/ml24。但是,通过检查低血铁蛋白以知道铁丧失并不一定直接指示与贫血相关;因为,铁丧失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耗尽肌肉、肝脏和骨髓内的铁为主;在这个时期,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大约在15ng/ml。

缺铁的第二阶段也没有表现出贫血时的红细胞变小,直到第三阶段才会表现出贫血现象,此时的骨髓内铁库再也找不到铁踪迹。所以,贫血前,缺铁的情况已经在体内存在,只是还不到表现贫血的症状,体内会尽量动用铁库的铁进入血液中,也常常迷惑了临床医师的注意。缺铁的早期所表现的主要症状是慢性疲倦、特别是锻炼时通常容易感觉疲劳,而且怕冷。而且,这种怕冷在铁丧失第一阶段就开始出现了。为了维持正常肌肉功能,到底乐观铁蛋白水平应该是多少目前还不知道。但是,有关于多动腿部综合征一些报道显示,缺铁可以引起该综合征恶化的病例;因此目前认为,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如果低于50ng/ml就会使多动腿综合征变相当严重25。同样的情况,在青春期和18岁以下的儿童,血清铁蛋白水平大概有50%的病例是低于20ng/ml以下,而有60%的病例低于25ng/ml以下,有83%的病例低于50ng/ml26。这种情况提示不仅仅是血清铁蛋白低于20-25ng/ml以下,多动腿综合征才会有临床上的症状;而且只要低于50ng/ml就可能出现临床上明显表现。但是,目前对这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没有人可以从现有的这些资料做出论断和结论。那么。到底低于多少的铁蛋白水平才可以发展为肌肉疼痛,或其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所以,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一个明确的指标,就像过去所认识到那样,还必须澄清到底血清铁蛋白缺乏所引起肌肉疼痛的最小可能和次可能浓度是多少?同样,在肌肉中所游离可用铁,在缺乏时需要多少才可以造成在肌肉内以缺乏造成能量产生的反应降低才引起能量危机?

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观察到这些可能性,只是还缺乏基础理论的科学实验资料。所以,铁的缺乏常是发生和维持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发病的其中的一个可以肯定的因素,同样只是还缺乏一些科学实验的数据。而且,也就是因为通过对产生多动腿综合征的观察,才发现缺铁所起的这种睡眠障碍的角色;同时,发现缺铁也与睡眠障碍和肌痛症间是有关联。多动腿综合征的确存在睡眠干扰或者睡眠丧失,主要是使深睡眠水平减低或缺失。于是,多动腿综合征的铁不足也可以间接与肌痛症有关联。

维他命D缺陷也可以引起肌骨骼系统的疼痛、2型肌纤维丧失和近端肌肉的萎缩27-28。这个肌骨骼系统的疼痛还包含了骨质疏松的情况,特别是在老年人。对于缺乏维生素D的人来说,特别是老年人,受到上述肌肉麻烦和钙吸收、利用障碍的双重打击,急易形成骨骼肌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而且使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对治疗的反应效果较差。Plotnik和Quigley曾经发现89%有维他命D缺陷受试者都患有慢性肌骨骼疼痛29。要诊断维他命D缺陷可以测量25-OH维他命D在血中的含量,如果高于20ng/ml是在正常值范围内。但是,其它的一些研究还认为低于34ng/ml就可以说明维他命D缺陷;此时,患者不会出现骨质疏松,可能以骨骼肌疼痛为症状而表现。在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只要通过给予口服维生素D,这种缺陷状态是容易被纠正的。一般通过服用六个月的维他命D就可逆转缺陷状态的改变。但是到了后期治疗的难点主要是对骨质疏松的纠正,常需要配合系统的骨质疏松治疗,如给予钙剂、降钙素、双磷酸盐制剂和骨肽,等和运动康复治疗才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预防维生素D缺乏也是非常重要的。对那些不晒太阳的人,维他命D缺陷的危险性增高,而且包括那些穿衣暴露于阳光较少的人和那些不喜欢做户外活动的人。特别在生长期和青春期的孩子们应被常常鼓励参与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同样也适合老年人肌骨骼系统疼痛的病人。

维生素B1、B6和C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造成这些维生素的供给不足,这些维生素的缺乏也容易使骨骼肌易于引发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维生素B1参与葡萄糖的氧化代谢,在细胞内以产生正常的能量。临床上已观察到维生素B1的供给不足可发生骨骼肌的痉挛,然后形成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维生素B1在不合适食物制作条件下容易被破坏,如:超过的温度,维生素B6容易被破坏,还有过度清洗的大米也容易破坏其中的维生素。维生素B6不但参与能量代谢,而且参与所有神经介质的合成和代谢;因此,维生素B6的供给不足可以造成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持续不愈和难以愈合。维生素B6常见在怀孕和喂奶期、大量喝酒、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结核药物、等,造成维生素B6要求量增高。

维生素C在临床上可以用来预防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和强直,并且纠正毛细血管的脆性,与其它维生素一起在许多方面支持骨骼肌的正常功能。维生素C供给不足常见那些抽烟较多的病人,因为很多研究证实抽烟者需要根多的维生素C以提供人体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同时,还有含维生素C量较多的水果摄取较少的患者。叶酸与维生素B12共同合作参与了红细胞的合成成分,与维生素B12一样也与正常代谢相联系,常是一些体内酶系统的配套因子,也常是神经系统的稳定因子;所以,它在体内的减少也可以引起骨骼肌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还伴有易于疲倦和多动肢体的症状(转)

所以运动后的营养补充,自然少不了!

更多健康健身资讯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