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程高峰
西安疾控发布紧急提醒
2月4日,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在对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返乡人员检测中发现一名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目前百色市第一轮核酸检测初筛阳性98人;自2月6日起,百色市德保县都安乡福记村陇意屯调整为高风险地区,百色市全域执行“不进不出”措施,全市实行全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
2月6日,广西南宁市、广州番禺区在外地市返回人员核酸检测中各发现一例阳性感染者,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在5天一次例行边境区域核酸检测中发现4人检测结果呈阳性。
目前正值春节返程高峰,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西安市疾控中心紧急提醒:
一、主动报备行程
请自1月27日起从广西百色市来返西安市的人员、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区、市、旗,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所在区的其他乡镇或街道)旅居史来(返)西安人员,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配合查验健康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及其他防控措施。
二、切实履行责任
风险职业人群、重点人群、公共场所服务人群要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返岗。
西安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要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要主动开展相关涉疫重点人员排查,履行本行业本单位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确保重点人员不失控漏管。
三、做好个人防护
广大市民要坚持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遵守一米线;做好清洁消毒,注意卫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按规范程序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并如实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诊过程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四、尽早接种疫苗
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包括3-11岁无接种禁忌症儿童和60岁以上人员),尽早主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共筑免疫屏障。已完成疫苗接种6个月以上的人群,请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西咸新区/一场两站
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
疫情防控常态化
坚持“三件套”防疫措施
目前,西安市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西安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常态化不等于正常化”。鉴于新冠病毒的传染特性,广大市民朋友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仍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的“三件套”防疫措施。
04:56口罩怎么戴?
何时戴?该注意啥?
西安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通过本轮疫情的流调情况发现,在一些密闭空间,口罩戴得比较好的人,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密接的密接者,产生续发病例的概率则远低于没戴口罩的人。也有研究表明,双方均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新冠病毒传播的概率可降至5%以下。因此,正确佩戴口罩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障身体健康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那么,口罩到底怎么戴?专家表示,戴口罩的方法很重要,一定需要将鼻、口、下巴完全遮掩,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再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现阶段,就普通市民而言,在以下6种场景中,务必要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
1.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共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2.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3.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4.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5.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
6.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并遵守以下规定:
1.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2.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3.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4.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5.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袋子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6.建议家庭存留少量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备用。
避开戴口罩几个常见的误区
并不是只要戴口罩,都可以预防病毒感染。专家提醒,日常防护要注意几个常见的戴口罩误区或错误做法。
误区一:所有口罩都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提醒:并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预防病毒,如活性炭口罩、棉纱口罩、带呼气阀的口罩、防晒口罩等,这些口罩因材质、结构不够致密,预防效果有限,近期是不建议佩戴的。提倡市民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误区二:偶尔摘下口罩透透气并无大碍
提醒: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摘下口罩或露出鼻子透气会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误区三:口罩拉到下巴处也能起到防护作用
提醒:将口罩移到下巴处,口罩的防护意义实际为0,传染风险大大增加。在下巴、脖子等部位有可能受到病菌污染的情况下,如果将口罩移到下巴处,口罩的内侧面有可能被污染,重新戴回口罩很容易将病菌带入口鼻。也不建议进食时将口罩拉到下巴处。
误区四:口罩摘下可以套在胳膊或手臂上
提醒:肢体活动时,有可能被病菌污染。手臂活动范围大,将口罩套在胳膊或手臂上,口罩内侧很容易沾染到病菌。若在不需戴口罩的场合,应将口罩取下,折叠装在塑料袋里或是放入口袋中,没有口袋可短暂摘下折叠拿在手中。
保持手卫生的重要性
不亚于戴口罩
戴口罩是做好健康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仅仅以戴口罩来遏制病毒是不够的。专家表示,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如果市民朋友触摸过新冠感染者抚摸过的地方,恰巧该地方又有活病毒存在,后用手擦过眼睛、嘴巴、鼻子等,就有导致感染的可能性,所以保持手卫生的重要性不亚于戴口罩。市民外出及处理食物后,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方式,及时清洁双手。
科学防范病毒,科学洗手分七步: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
第三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把手指关节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
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
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目前市售的手消毒剂大多为含醇类消毒产品,手消毒时首选速干手消毒剂,醇类过敏者,可选用季铵盐类等非醇类手消毒剂,手消毒剂符合GB相关要求。使用时用量要足够,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洁手频率视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专家提醒,“1米线”是为了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提醒市民保持防范的状态,是切断飞沫传播的有效举措。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保持1米线以上安全距离,可将传播概率降低82%,“1米线”是健康线,要严格遵守。
常态化疫情防护不放松,继续坚持“三件套”防疫措施,坚持高度自律、高度自觉的防护习惯,共同守护我们“大西安”的健康。
来源:西安疾控西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