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王健林一句“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在两天内刷爆整个朋友圈,不少朋友为了达到心中目标,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卯足劲头,刻苦拼搏。乌飞兔走急如梭,当这篇文章发出的时候,已是年末,各种年终总结也相继出炉,最令人可叹的是,一年辛苦到头,落得个“政绩不突出,业绩不突出,全都是腰间盘突出”。说起腰椎间盘突出,是随安堂经常接诊的病例。今年9月份,62岁的李教授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随安堂体育西店,来时脸色沉暗,拖着双腿艰难行走,举步维艰。李教授是一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是四十多年的老病灶。随着年龄的增大,问题愈发严重,现在连走五百米的路都走要歇个两到三分钟,并因压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腿痛得走不了路,整个人被折磨得日不饱餐夜不安睡。蔡店长看诊之后,确认李教授确实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并且由于该病由于长期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周边的软组织受损严重,并引起椎管狭窄、腰椎反弓现象,压痛点时反应十分明显。第一次治疗时,李教授基本上是呼喊中支撑过来的。因为李教授的第三腰椎到腰骶这一带的肌肉紧绷,腰椎处于失偿状态,左臀部不自觉地翘着,受其牵连,左侧腿的活动幅度相当有限,稍微一牵扯到即有强烈的痛感,其痛苦非常人所知。这次治疗主要是以松解腰椎椎体周围的大筋和肌肉为主,同时舒缓臀部肌肉,解除腰椎和椎管内的压力,减轻坐骨神经痛楚。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治疗结束后,李教授感觉腿脚轻松了,走起路来也没有那么难受了。由于疼痛得到缓解,李教授终于睡上一个舒服的觉了,第二天治疗时整个人精神了很多。第二天的治疗继续以松解腰部臀部肌肉及筋带为主,治疗结束后敷以太乙膏,起到舒筋活络,缓解痛楚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李教授向蔡店长讲述起自己的过去,由于长年的治学讲学,使得工作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这个“双突出”的“荣誉”伴随着他走过风风雨雨的四十年。退休一两年来,四处求医,一心想摆脱痛苦,但始终事与愿违,生活过地十分难堪。第一个疗程是连续十天做治疗,到第五天时,李教授走路已经不痛了,腰部轻松多了,走路的步伐也大了。十次治疗之后,李教授的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好了七八成,腰椎周边肌肉筋带慢慢软化了,恢复柔软充盈,所以走路自在,臀部也恢复正常,并且随着痛苦的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精神、气色好了很多。十天时间,由举步维艰到步履轻盈,可谓是李教授人生中的一个奇迹。紧接第一个疗程之后又开启第二个疗程的治疗,两个疗程之后便每隔一周做一次调理,毕竟数十年苛疾病,非一朝一夕即能铲除。虽然李教授已彻底摘除“突出”的帽子,但为了巩固效果,所以还是偶尔到随安堂做保健。李教授的病症能这么得到根治,既得益于蔡院长的医术,也是中医数千年来的积累所福荫。在中医的诊断中,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致病原因是外伤、寒、湿及房劳过度,造成局部气血瘀阻不通,不通则痛。可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夹湿型、湿热阻络型、肝肾亏虚型四种情况,但究其根本,还是肝肾气血亏虚引起。中医历来讲求追根溯源,标本兼治。在中医中,腰部的健康是肾功能的外化表现,腰间盘突出,实际上是肾脏亏虚,肾水不足以滋养肝木,导致肝藏血少了,血液供养不足又导致“血不养筋”,如此环环相扣,间接形成腰椎间盘突出。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腰椎两边都有大筋和发达的肌肉,由于气血不能滋养腰椎两边的大筋和肌肉,使失去其连接腰间盘与腰椎、缓冲压力的的作用,相邻两个腰椎间的压力过大,把椎间盘挤压出来,压迫了脊神经而引起疼痛。因此,中医治疗腰突重点就不是放在椎骨和椎间盘,而是通过服药、按摩、敷药等手法调养肝肾,荣养舒缓筋肌,使腰部的大筋、肌肉由收缩的紧张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使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得以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不是急病,但长期缺乏有效治疗,后果会不堪设想。轻者会出现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的会腰部钝痛、酸痛、痉挛性剧痛、行走困难、腰部活动受限、下肢放射性疼痛等中度症状,更有甚者可出现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失聪、失明等后果。在这里希望大家平时能加强自身的保护和锻炼。尤其是办公室一族,久坐而缺乏运动,腰背肌较弱,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经常运动,保持气血活力,舒缓肌肉筋脉,避免在工作突出的同时也患上腰椎间盘突出。(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望你越来越健康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参与互动分享